记者:有些自闭症孩子智力正常,家长该作何期待?
郭延庆:家长不能过于乐观。都是二三岁的孩子,站在同等智力的起跑线上,但过不了几年,自闭症孩子因为信息摄入的障碍而远远落后。从临床经验观察来看,即使最乐观的估计,自闭症孩子中,50%可能上到初中,30%可能上到高中,10%可能上到大学。越往后学,会有越多自闭症孩子学不下去。家长对孩子学习能力的退缩要能够接受,不能施压。
记者:家长和老师哪个更重要?
郭延庆:生活是最好的课堂,家长是最好的老师,每一个生活场景都可以变成一次互动的机会。要想办法让孩子把家长“当人看”,抬起孩子的脸,等他的目光投向你的眼睛,你再给他咬一口爱吃的饼干;吃饭故意不给他筷子,等他说“我要筷子”再给。不少家长赶机构的课很积极,生活中却包办代替,匆忙给孩子喂饭、穿衣,错失大量在生活中教孩子自然学习的机会。孩子的世界是封闭的,要时不时地去“扰动”一下。家长不妨学点应用行为分析法(ABA),把目标盯在孩子行为上,干预效率很高。
记者:家长易犯的错误是什么?
郭延庆:过于看重孩子的认知教育,总想让孩子多学几个词,多讲几句话,能上普通学校的还希望考个好成绩。但是我要提醒家长: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才是第一位的。孩子2-3岁时带他上厨房看看、认认、摸摸,慢慢让他学烧水煮饭。生活自理能力得从小培养,前面说过能读完高中的孩子都是极少数,但这时再想让孩子进厨房已经不可能。
记者:选择机构应注意什么?
郭延庆:不向家长公开透明的机构不是好机构,不对家长进行培训指导,不与家长并肩作战的机构不是好机构。
将自闭症发现提前到婴儿期
将自闭症发现提前到婴儿期
郝燕 同济医院儿童保健中心主任,医学博士,曾赴美研修发育行为儿科、儿童精神科。擅长诊治语言和运动发育迟缓、自闭症、多动症、智力障碍等。专家门诊:周一、周二上午,周四下午(主院区);周五上午(中法新城院区)
记者:自闭症最早发现年龄是多大?
郝燕:1岁以内自闭症的异常表现比较难捕捉到,大多在1岁后更容易发现。我在门诊诊断过的最小年龄是1岁半的孩子。每个孩子的发育节奏不尽相同,就算缺少这个月份应有的能力,也不代表将来就不正常。家长开始只是觉得自己的“毛毛”很乖、很安静,到1岁多还不会咿呀学语,再“等等看”到2岁还不会叫妈妈,这才送到医院。
记者:其实家长才是孩子的首诊“医生”,如何教他们早发现?
郝燕:家长不要只关心孩子身高体重,也要关心孩子的精神发育进程。自闭症最主要问题是沟通障碍,共同关注是沟通的第一步。孩子5-6月时可以跟随父母的眼神看物体;8-10月可以自己看物体,然后看父母,再看物体,引导父母看物体;10-12月的孩子还可以用手指东西。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一直没有相应表现,就要抱去看儿童精神发育专科医生。
记者:对于婴幼儿还有哪些观察方法?
记者:“贵人语迟”就一定是自闭症吗?
郝燕:自闭症孩子除了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之外,还有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比如他们可能会喜欢旋转物,痴迷于数字,还会反复开关门,双手反复扑动,反复蹦跳。语言功能差的孩子,需要从病史、发育年龄、语言年龄、游戏中的反应等多方面综合分析,才能给出一个正确诊断。
自闭症孩子们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