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抓落实,既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过硬的能力素质、扎实的工作作风,还必须建立科学管用的工作机制。只有形成刚性约束,层层传导压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不落实、落不实”的问题。当前,要着力在健全四个机制上下功夫。
着力健全责任分解机制。明确责任是抓好落实的重要基础。实际工作中,类似“踢皮球”的问题,很多就在于责任不清,导致推诿扯皮。因此,保证工作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避免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必须有更清晰、可追溯的责任体系。对中央和省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要及时进行责任分解,切实把任务分解到部门、具体到项目、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以严格的责任制促落实、保成效。这项工作要制度化规范化,各地各部门要拉出清单,定期报告,严格执行。
着力健全督促检查机制。督促检查是抓好落实的重要保障。没有严格督查就难以保证落实到位。目前,我们的督查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确定主题时抓不住要害,督查进行时“悄无声息”,督查结果很多“石沉大海”,该释放的信号释放不出去,该解决的问题没有解决多少,该传下去的压力督查过后就荡然无存。对此,要认真学习借鉴中央开展督查的经验,改进督查方式,用好督查结果,特别是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不能只说“有的”地方怎么样、“有些”单位怎么样、“部分”干部怎么样,必须具体到哪个地方、哪个单位、哪个干部,做到见人见事、有名有姓。
着力健全考核评价机制。考核评价是抓好落实的重要导向。工作谁优谁差,成绩孰大孰小,考评结果一目了然。以严格公平的考评为“度量仪”,充分发挥好“指挥棒”作用,必须完善考核体系、健全考评制度。具体实践中,既要突出普遍性、同类同考,也要突出差异性、提高专项权重。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聚焦地方的重点任务,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考核,不能搞“一刀切”。要注重专项考核,切实推动专项要求、专项指示落地、落实。同时,各地各部门也要围绕考核指标,找差距、补短板,使考核评价的过程,成为抓落实、促发展的过程,将考核评价的压力,转化为抓落实、促发展的动力。
着力健全奖励问责机制。奖励问责是抓好落实的重要手段。干与不干、干好干坏,必须有明确的区分。要通过奖优罚劣,树立鲜明导向,决不能吃“大锅饭”。对于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干部,要进行褒奖和重用;对于坐而论道、不抓落实的干部,要及时教育和调整;对于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的干部,要严格问责和惩处。要敢于“揭丑亮短”,不能藏着掖着,该通报的点名道姓通报,该曝光的点名道姓曝光,要严厉警示那些不担当、不落实的干部,以强有力的震慑推动形成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的良好氛围。
“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筑就严密的“防火墙”,增强制度的“约束力”,是抓落实、促发展的长久之计。各地各部门要着力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形成人人抓落实、事事抓落实、时时抓落实的生动局面,有力推动我省各项事业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