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子县新巴乡忙措村村民在“望果节”(转田节)期间转农田,祈福丰收(7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普布扎西摄
重生记:“宁可累死,也不愿被风沙折磨死”
隆子县地处高寒干旱区,适宜树种少,成活难。有人戏言,想要栽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
对绿色的渴望激发了人们战天斗地的精神。没有树苗,就翻山越岭去寻找,组织人采集、培育;没有马车,就用背扛肩挑、用人力拉车。不论早晚,大家在风沙地里忙活,汗水和着泥土沾在脸上……
乡亲们把河滩当战场、以河滩为食堂、把河滩变课堂,在植中学、在学中植。饿了吃口糌粑,渴了喝口清茶,直到脸被晒成黑红色,嘴角泛起血泡,手被磨出老茧,从没人叫过苦。
朗宗左手落有残疾,可却从未因此少出半分力气。挖不了坑,她就跪在地上,单手刨石块和泥土,一来二去手上全是血泡,血泡又结成厚厚的茧片。
然而,荒滩上种树谈何容易!“头一天挖好的树坑,一夜间就被风沙填平,刚种好的树苗,第二天不是根部裸露,就是被连根拔起。”今年77岁的隆子县原县委书记多吉回忆。
新巴乡忙措村村民骑着摩托车穿过沙棘林(7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普布扎西摄
1968年,进入植树造林的攻坚期。当时,几千名干部群众誓用绿龙锁风沙。但土壤盐碱含量高,地下水位低,加之缺乏技术和管理经验,栽了两年树,最终只活了不到100棵,这极大地挫伤了人们造林的积极性。
失望犹如一座大山,压在隆子县干部群众的肩上。但抱着“宁愿治沙种树累死,也不要被风沙折磨死”的坚定信念,隆子人再次拿起植树工具,开始新一轮植树。
慢慢地,在探索和失败中,隆子人逐渐总结出了树草结合、以草护林、以林固沙的治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