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玩时间线,你还会拍这部电影吗?
历数诺兰的电影,如果非要找一个共同点的话,估计就是他独特的时间架构了。《记忆碎片》的倒叙,《盗梦空间》里的梦境交叠,以及《星际穿越》中的多维空间,这次的《敦刻尔克》,诺兰也是没闲着,一个故事分开三条时间线:全片从始至终,陆地/海滩上那条线的人共经历了一周,海上那条线共经历了一天,空中那条线共经历了一小时,三条线交错进行,并最终汇聚融合。这么比较下来,你估计和我一样疑惑:诺兰对于时间到底是有什么执念?
“在我拍电影的最早期,我的确对于电影和时间的关系非常着魔,”诺兰想了一会儿,“比如任何一个传统叙事的电影,你仔细来看的话,它都和时间有着非常复杂的关系。只是因为你看了太多,已经习以为常。传统电影语法经常拿时间作文章,从观众对于时间的感知到时间线的长短,你去看一场电影,不过两个小时,但是电影里可能过了几千年,或者仅仅是一周,又或者就是两个小时。这就是我说的电影语法对观众的操控。”
“我想做的电影是让电影时间的这种特性不再是隐性,而是成为一个构架,让它成为一个显著的设定、观众观影意识体验的一部分。我试着在不同电影里以不同方式来展现它,总的来说我不是着迷于时间本身,而是着迷于操纵时间来影响观众的观影体验。”
诺兰紧接着举了《记忆碎片》的例子。“我要写一个不知道刚刚发生了什么的人,那我要怎么才能让观众也真的感受这种迷惑?我意识到,如果倒叙的话,观众就和主角一样了,他需要去看刚刚发生了什么。”
至于《敦刻尔克》,“我想要讲述一个特别主观的故事,如果这样的话,我要怎么让观众感知这样一个故事呢?我要把他们放到飞机的驾驶舱里,放到沙滩上,放在船上,而不是要切回政治家、将军、地图和各种解释,我需要的是一个人类的视角,一个非常深入、非常紧张、能深入时间中心的视角。”
因此,《敦刻尔克》的时间线架构在诺兰电影中算是比较简单的了。电影开场三个场景,分别以字幕提示:故事将分陆、海、空三条线索展开。除此之外,在正片中,诺兰也设置了一些不同线的交汇,来提醒(不脸盲的)观众:这几条线的时间轴是不同的,比如基里安·墨菲饰演的士兵在海上被“月光石”船救起以后,在随后的陆地线里,我们会看到他在船上准备开走,意气风发,这是发生在他沉船被救之前的事情 。另外,在场景转换时,从海上时间线的白天一下子转入陆地时间线的黑夜,这其实也是在告诉观众,三条线时间轴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