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这场运动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互联网的传播扩散作用(proliferation)。但是,互联网也会引发负面影响。
互联网时代下的网友们很轻易地就能对某一件事发出自己的回应或者看法。然而,这些反应并非全部真诚。有些只是敷衍了事,使自我感觉良好,要不然就是带着有色眼镜歪曲事实。这些评价只会让社会不公正越来越猖獗。
比如说,英国的一家小报刊登过她的公开信,标题是这样的:
Oxford Student Launches Online Campaign to Shame Attacker
牛津大学学生发起了一场在线运动去侮辱侵犯者
这完全背离了她发起这场运动的初衷。她只是想设立一个平台让被侵犯者来沟通,从没有想过要去侮辱任何人。
还令她担忧的,是人们对于社会不公正的消极态度。在受到侵害时,人们往往会让自己成为受害者,会觉得一切都是自己的过错,进而被恶势力打败。有的人会开始抱怨,会选择复仇。但这些都不能够根本地解决问题。
Revenge, or the expression of hatred towards those who have done us injustice may feel like a human instinct in the face of wrong, but we need to break out of these cycles if we are to hope to transform negative events of injustice into positive social change.
复仇,或者向那些伤害我们的人发泄仇恨是人们在面临坏事的本能,但是,如果我们想把消极的事变成积极的社会变化,我们需要打破这种循环。
不管我们用什么方法来面对社会不公正,我们都不能忘记“人性”这一基本的原则。
All these considered approaches to injustice evoke the very keystones on which the internet was built: to network, to have signal, to connect -- all these terms that imply bringing people together, not pushing people apart.
所有这些面对不公正的方法,都唤起了一个建立互联网的初衷:社交、标识、联系。所有的这些东西都让人们团结起来,而不是疏离。
Ione Wells的行为无疑是一次勇敢的挑战。在她所创立的网站中,有许多令人心碎的故事。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走出阴影,减少自己身上的“负罪感”,与面对他们的不公正进行正面对抗。
这是一场持续性的战争,但请不要忘记:
You must never allow the enemy to determine the grounds for battle.
永远不要让你的敌人来决定战场。
(来源:中国日报双语新闻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