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梳理权力客体,实现“以事明权”。针对权和事常常耦合在一起的问题,将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梳理为130类事项,并明确事项的操作内容、产出物、流程和标准四个基本要素,赋予事项以较为清晰的内涵,从而厘清了权力的边界和内涵。
将事项作为管理单元和权力制衡的切入点,实现“事岗匹配”。以“是否涉及纳税人税收利益、是否由税务人员进行主观判断和审批”为标准,清晰划分权力事项和非权力事项,使管理事项中的廉政风险点清晰起来。对于体现权力的事项,在工作流程上分解和制约权力,在信息系统中实现各环节留痕。
对事项进行数据化改造,实现事项数据化。税收征管是对政策依据、财务数据、事实证据这“三据”的逻辑运用,市地税局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从2012年开始对各类事项进行数据化改造,使事项的内容、产出物、流程和标准都可纳入信息系统,为量化统计、数据记录与痕迹管理奠定基础。
抓平台,建立胜任“大数据管理”的信息系统
以往,税收管理主要靠人工手工、凭老经验,即使有信息系统,也仅仅是将原有流程“照搬”到计算机里,廉政风险防控更是主要依靠“人盯人”、警示教育等传统做法。
在改革中,深圳市地税局将信息系统建设提到战略高度,运用信息化改变权力运行的“生态”,并从根本上转变税收管理和廉政监督的方式手段。
“进系统办”代替“找人办”,防止体外循环。近年来,深圳市地税局先后建立征收、管理、服务、稽查、行政管理五大平台,实现对地税职能的全覆盖,所有税收管理和行政管理事项均需通过信息系统办理。
“智能办”代替“人工办”,减少了人情干扰。24类风险小、事务量大的税源管理事项,如欠税公告、税款催报催缴等,在经过数据化改造后,由信息系统定期批量自动办理,税管员“零插手”。
工作“自动生成”代替“主观决定”,防范权力寻租。为防止“人情税”“关系税”的不廉隐患,深圳市地税局建立大数据管理系统,全面提炼管理经验,设置181项疑点指标,作为对纳税人“体检”的科目清单。近年来年均筛查出近16万户次疑点,大大减少了的廉政隐患。
任务“随机分配”代替“固定管属”,防止权力集中。综合每个疑点排查任务的难度、税管员的能级等因素,由系统随机分配任务给税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