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像新安社区这样的志愿消防队,汉正街共有55支,队员近400人,惠及辖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近30万人。如今,汉正街总队—支队—分队—活动小组四级党员志愿者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基本实现机关、社区、“两新”组织志愿服务全覆盖。各社区充分结合辖区特点,根据群众需要,利用资源优势,形成“一社区一品牌”特色服务系列活动,激活了每个“红色细胞”。
汉正街新安社区成立的志愿消防队,其中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被群众誉为“身边的119”。图为部分志愿消防队队员
通过全面激活“红色细胞”,明确合格党员标准,严格党员教育管理,搭建党员作用发挥的平台,硚口区委引导全区党员在深入推进三件大事、着力建设三大功能区、重点发展三大产业等中心工作中拼搏赶超、建功立业。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推动435名街道干部扎根楼栋、服务居民,并成立597个党员志愿服务队,积极认领服务岗位,带动全区1300余个志愿服务团队,7万多名志愿者活跃在社区街头巷尾、小区楼栋、老年公寓、服务中心等场所。
硚口区
打造紧扣时代主题的基层党建新模式
从宗关街发展社区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器,到宝丰街同济医学院社区成立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硚口区的党建工作告别了单纯由党组织向群众提供服务的志愿服务旧模式,打造了以“党建引领”为核心、能调动群众热情、与市场经济规律和群众需要充分结合的、具有一定可复制推广的基层党建新模式。
在新模式中,“红色细胞”的内涵不仅包括党建工作中的突出个人,更涵盖了党建工作中的优秀群体。要保证服务效果,不单是靠某几个突出个人的努力,更应该依赖系统组织的顶层设计和整体推进。为构建新形势下和谐的党群关系,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契机,用组织全面引领基层党建工作,成为了硚口“红色细胞”的独有特色。
基层党建的功能定位,必然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改革的深入而不断发展的。传统的基层党组织也谈服务,但重点大多集中在给群众送温暖送关怀,去直接满足群众的生活需要;而像硚口这样,给新兴产业、公益社会组织送“孵化器”、给社区群众送“心理咨询”,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从“送物资”变成“送环境”,并融合到“创新创业创富”的时代主题中,可谓是从“亲自植树”到“培土育林”的划时代改革。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是推动基层党建最富创造力的力量,“红色细胞”能否用符合时代要求的方式激活,关系到党的各项工作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在“红色细胞”的破题中,党员是党的细胞,但每个单个党员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对时代主题的理解也因人而异,而加强组织引领,就是通过激发每个党员“细胞”的活力,让分散的热情形成合力,最终增强党组织的活力,进而加强和改进党对基层工作的领导。
从硚口的经验中我们发现,党的基层组织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问题和群众疾苦有最深刻的感受和体验,能够紧扣时代主题,激发出最具创造性的思维。党建工作的深入推进,不仅需要有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说明了激活“红色细胞”的紧迫感和重要性。
硚口区“红色细胞”能够各具特色的多点开花,正是结合了上级党委的组织优势和基层党组织的创新精神,通过党群有效沟通、整合多方力量,联动维护群众利益,上下联动、合力推进,共同构筑了党群关系的良性循环。
蒋 哲
杨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