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在客观上促使政府放手,让政府和社会各司其职。”苏若群说。
一方面,通过简政放权,将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使社会组织迎来发展的春天。2013年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54.7万个,接收各类社会捐赠458.8亿元。到了2016年,全国社会组织数量增加到70.2万个,接收各类社会捐赠786.7亿元,增幅明显。黄山市农家乐民宿客栈协会即成立于这一时期。
另一方面,我国通过顶层设计,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的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扮演好“服务型政府”的角色。
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性制度,这5年来,教育、卫生、人口、户籍管理等制度均进行了深度调整——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了20多年的养老金双轨制正式废除;颁布与实施慈善法;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推进医药分开,实行分级治疗;颁布“全面两孩”政策;取消了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用“居住证”取代“暂住证”,并据此享受所在城市各类基本公共服务和各项便利。
这些调整以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既是立规矩,又是补短板,通过体制机制、制度政策上的系统谋划,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了基础。
创新实践 夯实基层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2014年3月5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
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过去5年社区建设突飞猛进。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共有各类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38.6万个,比2013年增加了13.4万个。其中,城市社区服务中心(站)覆盖率达79.3%,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站)覆盖率14.3%,织就了服务群众、和谐社会的基层网络。
由于对物业公司服务不满意,北京丰台区马家堡东里一小区居民决定改换物业,但被告知要先成立业委会。原以为是场硬仗,可没想到在社区和民警的帮助下,就很顺利地走完了程序。今年8月,小区居民在居住10年后终于成立了业委会。
“包括复印材料、跟街道沟通,挨家挨户上门填选票,都是在社区党委和居委会的指导下完成的。”在刚刚成立的业委会担任副主任的李立新说,“社区把办公室借给业主开会、投票,还帮着我们到每一户投票。要是没有他们的支持,业委会根本成立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