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民族的文化是多源的,但彼此之间并不是相互封闭,各自独立发展的,而是多源共汇,形成了统一的中华古文化。
“对于世界上各种美好的事物,我国不仅善于学习,而且能根据本国情况予以消化和吸收。”
问:除了中国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外,还有中西文化的交流。在探讨文物时,您多次提及了文化交流的问题,中国的发明如璏式佩剑法曾穿过无数国境到达西方的文明中心,而西方的发明比如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也曾在很早的时候传入中国并被学习、消化和吸收。在看待古代的中西方交流的时候,您认为有什么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孙机:除了世所周知的重大发明外,我国创造的一些小物件也在古老的年代中早已通行于异域;曾在我国流传的一些工艺意匠之源头,亦曾于高山雪岭、瀛海沧溟之外觅得,不得不使人赞叹、珍惜。
但我们也得看到一点,就是有些东西不是像我们想象的,这是个好东西,别人就一定很喜欢,就要。比方说一些中国的好东西,西方就一直没有。我们中国吃红烧肉,这个红烧肉很香,外国人吃了也美得很。红烧肉怎么能够好吃?为什么比西方单纯的烤肉好吃?因为里面有酱油这些佐料,中国的佐料当然一大套了,其中最重要的是酱和酱油。酱和酱油是怎么来的?是大豆发了酵以后做成的。所谓中国烹饪,一个很重要的物质基础就是大豆,当然像盐、糖全世界都有,可是这个酱是中国特有的。毛主席说“喜看稻菽千重浪”,稻就是水稻,菽就是大豆。可一直到了18世纪大豆才传到西方。这之前来过中国并吃过红烧肉的外国人不计其数,把大豆装一小口袋,带回去一种不就完了?可就没有。所以文化交流本身它是受很多条件的限制。
再比方说中国烧瓷器。中国的瓷器一方面美观,看起来像玉一样,另外一方面它不吸水。陶器就不一样,陶器吸水,搁的时间长了,慢慢外面就能渗出小水珠来,当然好的陶器渗的少一些。人们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都会烧陶器,中国会烧,西方也会烧。而且西方很早就有玻璃器,古埃及就有,后来到了古罗马更不得了,古罗马玻璃器做得非常好。又有陶器,又有玻璃器,又做得这么好,可是就没瓷器。这个瓷器西方一直到了很晚很晚才烧出来。瓷器跟陶器的区别一个是它的胎,瓷器的胎是用瓷土,陶器的胎是用黏土,但西方也有瓷土。所以研究得实事求是,不能光凭着逻辑推理。
问:我们常说汉唐盛世,汉代与唐代是中国历史中两个闪耀的时代,而我们所认识的唐代,一个基本的印象是开放。当然汉朝的丝绸之路也是。您如何看待汉唐盛世与其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