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什么是“新周期”?到底有没有“新周期”?围绕着这两个问题,学者、市场人士展开了激烈讨论。上一期,经济观察报邀请了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撰写了《“发财致富看周期”但别产生新周期幻觉》一文,提出中国的经济周期是商业周期、创新周期和制度周期的叠加,只有制度安排改革开始推进,才可以说看到了“新周期”的曙光。
如果现在并没有进入“新周期”,那么“新周期”到底存不存在?
本期,国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边泉水为我们撰文,他对周期品价格上扬给出的解释的是,价格上涨是由供给收缩导致的,而非真实需求的改善,因此并没有 “新周期”,四季度经济下行将证伪“新周期”。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超预期上行,周期品价格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大幅上扬,不少市场人士开始高呼“新周期”的到来。但仔细分析后发现,周期品价格的上涨主要还是由供给收缩带动,需求端的改善并不尽如人意。
显然,这不是“新周期。
中国的经济增长中,“新”的因素确实在不断增加,但主要体现在“结构上”。因此,从当前的中国经济现状,单纯说中国经济出现“新周期”并无太大现实意义,四季度经济下行幅度或超预期,将进一步证伪“新周期”。
“新”体现在结构上
在中国经济中,“新”的因素确实在不断增加,但主要体现在“结构上”。
首先,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需要“新经济”发力。中国的“新经济”指的是具备可持续增长特征、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能够明显提高产出效率的经济结构调整。近些年来,随着增长效率、人口红利等因素的下降,全要素生产率(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开始下降。1979-2007年GDP年均增长10%,其中TFP贡献了4.5个百分点。但2012-2015年,GDP年均增长7.4%,TFP的贡献降至2.5个百分点。要想保持中国经济中高速的增长,需要提升TFP,这就需要大力发展“新经济”。
其次,近几年来,中国经济中“新”的元素确实在不断增加。这一方面表现在2013年以来中国新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显著提升,根据我们测算,“新经济”部门对GDP增长的拉动已由2013年一季度的1.28个百分点,升至2016年二季度的2.56个百分点(但2016年4季度有所下降)。另一方面表现在新经济成分的增速快于其他经济成分,成为内生增长动力的主要来源。例如,代表新经济领域的计算机通信与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明显高于工业企业整体水平。截至今年8月,医药制造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11.7%,计算机通信累计同比增长13.5%,明显高于整体累计同比增速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