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需要与时俱进,更要能动地、创造性地融入当代生活,才能成为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启动仪式现场的“舞狮”表演。
近日,来自中央新闻网站、地方新闻网站、商业网站以及部分文化领域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200余名编辑记者分赴贵州、山西、福建、湖北等省份,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复兴的蓬勃生机,深入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生动案例。通过全网联动,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凸显出网络新媒体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
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广大网络媒体从业者,首先应当主动加强业务学习,不盲信,不盲从,避免刻板印象;其次,要深入生产生活实践,不教条,不武断,走在时代前列;最后,还要深入学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伦理原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形成正确的非遗观和非遗保护理念。除此,最重要的是走近非遗传承人群,深入社区生活,积极总结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和创新实践案例。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各缔约国纷纷在保护本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公约》指出: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从而促进文化多样性并激发人类的创造力。也就是说,非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需要与时俱进,更要能动地、创造性地融入当代生活,才能成为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西剔犀制作技艺传承人何鹏飞接受阿里巴巴匠仓直播
十多年来,中国对10个门类的非遗项目分别实施了抢救性保护、原生态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等策略,取得了一系列示范性成果。其中,由中国独立提出和实施的“生产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理念和做法,尤其引人瞩目。2015年6月,文化部启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试点工作。这一计划侧重培养传统工艺行业的中青年传承人,旨在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提升传承水平,加强传承后劲。在实施研培计划中,挖掘出无数富于青春气息的传承故事,涌现出一批“培养一个,带动一片”式的先进人物,以及类型多样的创新实践案例。这表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逐渐步入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