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对仗工整,底蕴深厚,千锤百炼,其丰富的内涵和高深的智慧,成为炎黄子孙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
清人赵藩所撰的那副经典楹联便是万千名联中的佼佼者。它悬于成都武侯祠内,一百多年来,产生了极为广泛和深远的影响,被不少人奉为圭臬置于座右,甚至被收录教科书中。联曰: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它用凝练的三十个字,高度赞扬了诸葛亮在军事和政治上采取的正确方针、政策,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同时也告诫后人要将其当做一面镜子,深思之、明辨之、借鉴之、笃行之。
上联说的是带兵之策。清人王韬在《淞滨琐话·金玉蟾》中有这样的话:“内消反侧,外绝觊觎,远近晏然。官民咸倚为长城,在上亦响用方殷。”反侧,多生于内,它不安、不顺,蠢蠢欲动,像一颗凶险无比的炸弹,潜于暗处,伺机而发,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如何化险为夷、高枕无忧,诸葛亮用的是两个字:攻心。
诸葛亮要北伐中原,实现兴复汉室的夙愿,但是内有孟获这个反侧之忧,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伐魏大业中。南中地区路途遥远,人烟稀少,山势险峻,瘴疫肆虐,军事上取胜并不难,难的是长治久安。诸葛亮采取兵战为下、心战为上的政策,七擒七纵,终于让桀骜不驯的孟获心服口服——“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此一堪称军事史上奇迹的“攻心”之策,历来为史家津津乐道,谓诸葛亮为真正的知兵者。
下联说的是治政,其核心是“审势”。为何要审?如何才能审得准确无误从而对症下药?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子产通过二十多年的成功执政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孔子对此大为赞赏:“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宽与猛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式,却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汉高祖刘邦入咸阳,就“约法三章”“缓刑弛禁,以慰其望”,因此受到关中百姓的热烈欢迎,最后以弱胜强,夺取楚汉战争的胜利。而若干年后刘备入蜀,诸葛亮则恰恰反其道而行之,“威之以法”“限之以爵”,最后不仅没有天下怨谤,失去人心,反而出现了“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的社会景象。而对诸葛亮本人,也是“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截然相反的政策,何以效果却出奇地一致呢?对此,诸葛亮在著名的《答法正书》中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他说,刘备入蜀与当年刘邦入咸阳时所面临的社会背景是完全不同的。秦朝政苛,百姓难以忍受,在这样的条件下,实行宽松的政策,故能顺应人民的意愿,从而促进国家的安定和生产的发展。但蜀中刘璋长期暗弱,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中豪强专权自恣,如果无视这些情况,再一味对他们施以怀柔恩惠,则无异于姑息养奸,最后群起效尤,国将不国。因此,必须严刑峻法,除恶务尽,以霹雳手段,显圣人之仁,这样才能使人们珍惜难得禄位、惮于逾越雷池,从而形成上下有节、人人守法的良好社会秩序。
诸葛亮的审势显然是成功的,他的施政是建立在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社会形势的基础上,故而能够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否则,无论多么美好的愿望和蓝图都会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甚至是南辕北辙。当宽不宽,必野外怨望,危机四伏,一旦爆发,其后果不堪设想。反之,当严不严,必国法煌煌,视若儿戏,乱象丛生,国无宁日。这即是后来“治蜀”的人要深深思考的严肃话题。
赵藩素有“小诸葛”之誉,他两任四川按察使。其为官,“察吏以严,爱民以宽”,宽严得当,清正廉洁,政声卓著。他的不朽名联所蕴含的辩证思想和政治智慧,堪称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值得每一个后来的施政者认真继承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