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实践维度及当代启示
目前世界上污染最为严重的大多为发展中国家,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现象。基于这样的现实,我们应反思,如何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马克思生态思想在经济领域的实践是以保障生态系统为前提来实现经济的长久发展,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对已有环境污染的治理,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如此既能满足现在的发展需要,同时也为后世的发展提供可能。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基本上是同时发生的,纵观欧美国家的整个发展历史,经济增长的最高阶段也是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我们在享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良好成果的同时,也要注意到这些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当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马克思生态思想从实践维度阐释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
马克思生态思想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深入理解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实践维度对于当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关注的重点,马克思在对前人已有理论进行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导致生态危机的制度源头,从实践维度阐释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
首先,人的实践存在于自然发展之中决定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人是自然发展的产物,所以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生产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马克思在其早期的经济学论述中强调,人与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和其所处的环境是一起发展起来的。人类得以生存需要依赖自然界。劳动虽然可以让我们获得财富,但是同时,如果没有自然界提供相应的物质,我们依然“无能为力”,所以,要对自然界赐予的这些物质保障怀有“感恩之心”。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转换要和谐运转,人的实践存在于自然发展中,所以我们在和自然界进行物质转换时,要控制好这一实践活动的度,实现双向互惠。惟其如此,我们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其次,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马克思通过对人类整个发展史的追溯发现,在自然经济盛行时期,人和自然之间相处还算和谐,但是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制度因为对利益的不断追逐,使得资源被不断掠夺,生态系统也遭到了破坏,此时,人和自然的关系开始变得对立,自然界逐渐成为了资本家在追求利益过程中的牺牲品。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是技术和劳动的结合,但是同时也破坏了赋予这一切的自然源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其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改造和征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