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代ix35事故后安全气囊未弹出 质量频遭质疑
中国网汽车近日接到一位来自北京现代ix35车主投诉称,车辆在发生严重事故后,安全气囊居然一个都没有弹出来。
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该位车主,根据车主冯先生表示,自己的2021款ix35于今年9月刚刚购买,前不久在行驶中,不慎撞到了路边的护栏,造成了严重的交通事故,通过图片可以看到,车头位置确实因撞击,受到严重的损伤。但据冯先生表示:撞得这么严重,该车安全气囊却居然没有弹出,所幸事故并未给车内人员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
车主向记者强调称:当时车辆包括前机盖、保险杠都已经撞毁,车辆已经无法开了。但经4S店检测车辆,提取相关数据后,厂家出具的车辆报告则表示,车辆一切正常,安全气囊没有打开是因为撞击力度不够。冯先生对此结论表示不能苟同:“车辆几乎撞报废了,还要多大力度?”
对于撞击力度到底需要多大强度,才能弹开安全气囊,是否有相关标准,冯先生对此也是心存疑惑。“对方(4S店)什么解释都没有,仅仅给我一个结论。我要车辆撞击时的数据,4S店跟我说‘不清楚不知道’,我根本无法接受。”
了解情况后,记者联系到了车主提及的福建省南平吉诺龙鑫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该店售后人员表示,对于事故车辆已经进行了数据提取,并反馈到厂家,向车主提供了数据报告。对于记者询问的具体报告结论,对方含糊其辞,并未正面回复。仅表示“依据报告结论为主,具体不清楚。”
与此同时,记者也采访了北京现代厂家,客服人员回复表示:会跟进处理该客户问题,并及时反馈给客户。
通过记者调查发现,在网络投诉平台上,北京现代ix35也存在车辆撞击后,安全气囊未弹开的情况,且撞击事故都较为严重。但截至目前,大部分投诉车主仍处于索赔未果的局面。值得注意的是,投诉车主均表示,北京现代4S店及厂家对此有推卸及逃避责任的情况,不能给予正面积极地解决问题。此外,北京现代ix35的投诉内容还包括变速器顿挫、发动机及转向系统异响等问题。
在销量方面,根据第三方统计数据,虽然相比今年9月份的3905辆销量,北京现代ix35在10月份的市场表现略有提升,但从整体销量趋势来看,该车型在今年5月份后呈现出走低势头。此外,从品牌来看,北京现代今年10月份整体销量为25755辆,同比下滑了39.54%,1-10月份累计销量也出现下滑34.11%的情况。
不得不说,北京现代旗下车型质量近年来一直被车主们所诟病,此前北京现代索纳塔就曾在中汽研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的正面40%偏置碰撞试验时,A柱出现较为明显的弯折痕迹。众所周知,A柱是车辆关乎驾驶员人身安全的关键结构件之一,如果出现问题,将给车内人员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此前,现代汽车曾公开称,第十代索纳塔基于现代起亚全新i-GMP平台打造,通过多重骨架结构和控制车辆移动轨迹技术,大量采用超高强度钢材和热冲压工艺,对车身进行大幅强化,强度相比上代产品提升了10%以上。但经过如此强化设计,车辆在测试中,A柱仍然出现弯折,北京现代的品控不禁令人担忧。
北京现代第十代索纳塔于2020年7月份上市,据介绍,该款车型被视为北京现代“重回赛道”的核心法宝。北京现代前副总经理向东平曾表示:“我们对索纳塔抱有非常强的信心和期待,相信它能够改写中国中高级轿车细分市场竞争者格局。”
此外,在2019年8月,北京现代旗下菲斯塔车型在中保研C-IASI的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中,车头严重破损,A柱完全变形,几乎折成了90度,前挡风玻璃严重破碎。因此,该款车型车身结构评级为最差,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为P(较差)的评价。
与此同时,北京现代旗下另一款车型—领动也曾在2018年中保研C-IASI的测试中惨败,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方面,测评结果为P(较差)。
除了中保研、中汽研等官方专业测试成绩较差外,北京现代还曾发布多次召回,今年2月份,北京现代曾因液压电子控制单元出现问题,或导致发动机舱起火,召回旗下途胜车型,数量高达42.52万辆。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途胜自2015年上市以来的第六次召回,召回原因涉及了车辆的双离合变速器、后牵引臂、驻车制动踏板臂、发动机等多个零部件问题。
虽然汽车厂商主动发起召回,说明了其有积极直面问题的解决态度。但如果频繁且大面积地出现召回,或将使其品牌车辆的质量陷入信任危机。频发的投诉及召回致使北京现代的品牌力和产品力双双下滑,这也或是导致其销量逐年下跌的主要原因。
在品牌产品线布局方面,北京现代从D+S”战略,改为确立“D+S+N”(中高级车+SUV+新能源)的产品新格局,可以看到,新的战略规划将新能源作为品牌赢回市场的杀手锏。据悉,现代汽车计划到2025年推出的44款电动化车型中,电动汽车共23款,其中涵盖11款电动汽车专用车型。
在刚刚开幕的广州车展上,北京现代旗下途胜L混动、途胜L N Line也迎来首发上市。伴随“ HSMART+ ”技术品牌战略落地即将进入第三年,在北京现代全方位布局,品牌不断向上的同时,严把质量关卡,倾听消费者诉求,及时有效地为车主解决问题,才是品牌能够真正向前推进的核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