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中国拥有体量巨大的国内市场,光靠内需就能为本土企业提供很大的成长空间。从腾讯2016年全年业绩来看,来自网络游戏与社交网络的服务收入高达1078.1亿元,占总收入71%,同比增长34%。其中社交网络收入为369.66亿元,同比增长54%。而韩国企业绝无可能依靠内需获得这样的成长空间。
二是中国能够建成门类高度齐全的工业体系。中国强大的工业体系对造船、海运、汽车、电子、化工等韩国财阀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构成全方位的竞争。这种趋势不是将要出现,而是已经出现了。2015年,中韩贸易额2758.2亿美元,同比减少5.1%。其中,中国对韩出口1013.0亿美元,同比增加0.9%;自韩进口1745.2亿美元,同比减少8.3%。
值得注意的是,中韩贸易额下降早于“萨德”系统的布署,并不能单纯解释为政治原因,根本原因是中国的产业升级带来了明显的进口替代效应,中国对韩国高端制造业产品的需求开始下降。近年来,中国的产业升级使得中韩经贸关系由量变产生了质变。
20世纪90年代,韩国的产业结构领先于中国,两国经贸关系主要是上下游分工关系。当时中国向韩国出口大量初级产品,并从韩国进口大量精炼油、化工产品和机电产品。与此同时,韩国将服装制造等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中国,这一时期在大连等沿海地区落户的韩国企业很多都是这种性质。但在当下,中国高端制造产业已经崛起,从而对韩国构成明显的进口替代效应。
电子产业是进口替代效应非常明显的领域。中国的液晶面板曾长期依赖进口,国际面板巨头长期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一度曾联合抬价,中国消费者被迫买单。国家发改委曾在2013年对三星等液晶面板巨头开出垄断罚单,称其价格垄断严重损害了中国消费者的权益。京东方等中国面板企业的崛起使得中国液晶面板的进口额持续下降。2016年中国液晶面板进口额为318.49亿美元,与2012年相比,大跌了36.69%,进口额已经跌回到十年前的水平。作为极少几个掌握AMOLED技术的企业之一,京东方必然成为三星在下一代面板领域最强有力的竞争者。
虽然韩国在电子产业中仍然占据一定优势,但是中国推动电子产业升级的力度前所未有:规模近1400亿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已经完成了对紫光集团等优质企业的数笔投资,国家开发银行也参与了进来;各集成电路产业聚集的省市亦纷纷成立地方集成电路基金,整个产业正迎来规模空前的密集投资期,韩国企业未来面临的竞争压力可想而知。三星在中国手机市场的占有率一路下跌。2017年第一季度,国内手机保有率最高的品牌依次为苹果(18.6%)、华为(13.4%)、OPPO(12.6%)、vivo(11.3%)和小米(8.0%),而三星手机仅为5.4%。在中国电子产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韩国对中国的电子产品出口很难维持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