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上海新规业内存在着多种说法。从事公共自行车系统研发和应用的金通科技(834069.OC)总经理张利强提出,目前共享单车发展阶段还较低,控制总量有助于帮助共享单车向更高的发展阶段前进,但强调应坚持公共租赁单车主导和主体不变。
对于张利强的说法,诸大建有不同观点。他提出,《指导意见》对共享单车发展大方向作了较为合适的规划,上海新规则是一份更为落地的实施方案。“总量控制”不是拘泥于一个某实际数字,而是应对一种状况。
朱巍认为上海新规的益处在于,既减少路面上单车的拥堵,又能促使运营商优化存量、激活“僵尸车”,客观上提高其调度及服务能力。
作为不同声音,艾瑞分析师史睿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从上海和镇江目前出台的具体操作看,共享单车“总量控制”只是根据特定时点共享单车现状控制增量。
这意味着,命令之下仍是“老车老办法、新车新办法”。这样一来,在命令没下来时候,企业就拼命投放,占住指标,等命令生效就变成了最大赢家,“这样做反而对单车管理起到负作用,而且形成一定的垄断,最后用户任由垄断者定价。”史睿道。
对于史睿的看法,朱巍表现出阶段性认同。他分析,新规将促使共享单车出现垄断局面,甚至独家垄断,但他也认为,这种状况实际是一种好事。“共享单车实际上还是粉丝经济,到最后第一、二名也将拉开差距,但这是一件好事,以后会呈现出政府管平台,平台稳定市场局面,这有利于整体市场的有序运作及交通效率提升。”
不惟上海,其余一线城市都已对共享单车新规做足准备,而“总量控制”成为重要一环,这意味着,“上海局面”或将在一线城市内大范围推广。
记者注意到,北京明确提出要设定投放数量上线;深圳也表示,共享单车投放规模要与全市或者区域设施承载能力、市民出行需求及企业线上、线下管理水平等相适应。
政府加强监管已成必然。“总量控制”之下,何时开闸引入新车、如何平衡各企业新投放车辆成为巨大看点。
对于开闸,朱巍表示,以上海为例,或将保持现状一段时间。他认为,当部分中小运营商退出市场,不存在盲目投放的诱因后,或才会再开放新车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