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巍华:资金面长期维持偏紧且脆弱的平衡。财政存款上缴或投放的超预期数量变化等因素,往往会带来部分机构资金安排紧张,并通过脆弱的流动性体系传导和放大。类似的紧张情况在2011年和2013年的资金紧张时期都多次出现过。
黄文涛:财政收支对资金面影响扩大,与当前银行体系超储率处于较低水平,央行资金投放力度不大,资金面较脆弱有关。资金面缺乏弹性放大了财政存款波动带来的扰动。
稳健中性取向未变
中国证券报:7月以来,资金面再现阶段性收紧,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取向有变?
明明:央行多次表态下半年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取向不变,稳杠杆同样需要稳健中性货币政策配合,提高OMO操作的灵活性和精细化程度,有机搭配OMO工具组合,“削峰填谷”熨平流动性波动,货币政策再度收紧的概率较低。
赵巍华:目前看不到货币政策明显转向的迹象。从央行近期的操作看,仍是稳健中性的格局,避免做出明显偏向放松或是收紧的动作。近期的紧张算不上是央行主动引导,只是整个流动性体系太过脆弱,很容易在比较小的超预期因素影响下,造成头寸安排不到位并引起连锁反应,加剧资金面紧张。
黄文涛:在监管加强协调性,以及央行重提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表态下,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的概率不大。下半年货币政策仍将围绕金融监管主线波动,真正保持稳健中性。
中国证券报:下半年财政支出能否有效改善资金面?
明明:财政支出在改善资金面的同时还有助于修复流动性分布不均衡。财政存款支出是基础货币投放的另一个渠道,加大财政支出可以对金融体系进行流动性支持。财政支出投放的流动性主要流向中小型金融机构,有利于改善当前中小型金融机构流动性偏紧的状况,缓解流动性水平,修复流动性结构失衡。
赵巍华:下半年财政支出力度可能小于上半年,这类情形在最近几年多次出现,但也不易出现大幅下降。财政收支对资金面的松紧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但不是最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黄文涛:随着财政支出进度不断提前,以往下半年财政发力的现象已经是过去式,下半年财政支出力度将要整体弱于上半年。财政存款最终增减是财政收入与支出共同的结果,并且财政存款本身并不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使用。财政存款规模变动对资金面影响主要通过央行口径财政存款变动的渠道,主要体现在中旬税收上缴以及下旬财政资金投放,但上述因素影响是短期性的,并且在央行“削峰填谷”的原则下,其影响也大幅削弱。财政支出有效改善资金面并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