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券商。相比于直播室里那伙人的肆无忌惮,客观地说,涉事券商在报道发出后采取了一些行动,包括给客户群发短信提示风险,将高得夸张的出金汇率差调整至正常水平,近日陆续有受害者接到客服电话询问事情经过。但是,他们还可以做得更多,比如说严查事情真相,揪出其中的“内鬼”,甚至将收得过高的汇率差返还给客户……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目前除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沪港通、深港通外,证监会未批准任何一家境内外机构开展为境内投资者参与境外证券交易提供服务的业务。
刘国华表示,境内投资者通过境内互联网公司的平台网站或移动客户端参与境外证券市场交易,由于没有相应的法律保障,且证券投资账户及资金均在境外,一旦发生纠纷,投资者权益将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对境内投资者而言,投资外股、从事境外外汇保证金交易、境外黄金交易,将面临多方面的风险:
首先面临的是资金往来风险。进行上述投资必须购买外汇,将美元或港元、欧元等通过境内商业银行汇入境外券商的商业银行账户,这需要承担汇率风险,毕竟目前人民币升值趋势明显,同时还有电汇的手续费。这显然违反了我国外汇管理制度中资本项下外汇不允许自由流动的规定。同时,投资者若想收回投资也非常困难。一方面,海外银行很难直接把资金汇入内地个人银行账户;另一方面,国内结汇也面临层层审批,投资者想要大批汇款进出将非常困难。
其次,面临市场风险。这在任何一个资本市场都存在,海外市场风险也是比较高的,价格的波动区间更大。
第三,面临资金安全风险。海外金融机构大小不等,难免鱼龙混杂。香港、美国等地对小公司限制不多,因而风险比较大。小公司多以较低的佣金来吸引客户,对内地投资者有相当吸引力。香港曾经发生过多起小券商席卷客户资金的事,让投资者损失惨重。
最后,面临维权风险。内地和香港、美国等分属不同的法系,法律规定和司法程序存在很大差异。投资者与境外公司或个人发生纠纷,内地法院可能无法立案审理。投资者只能依据海外法律到海外打官司,难度和成本都非常高。因此,境内个人投资者很难有效利用海外法律保障及维护权益。
请记住,免费的,往往是最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