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规定》,网络运营者需建立先审后发制度。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解释称,《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加强对用户发布信息的管理。建立先审后发制度,当好跟帖评论的“把关人”,维护跟帖评论良好生态。
当前,围观直播、看网络剧等时,弹幕日益成为网民网上交流的重要方式。《规定》要求加强弹幕管理,提供弹幕服务的网站要在同一平台和页面同时提供与之对应的静态版信息内容。
《规定》共十三条,对用户真实身份登记、个人信息保护、违法信息处置、用户行为规范、网站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社会监督和法律责任等作了规定。该《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提醒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发布后,各大门户网站将如何落实?网友评论跟帖如何将实名认证?昨日,羊城晚报记者联系了各大门户网站。
新浪微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网站将于10月1日正式落实评论跟帖实名制。届时,新浪微博用户将收到相关信息提醒,个人账户的用户需在后台上传个人身份信息,才能正常使用评论跟帖功能。该负责人特别提醒新浪微博用户,千万不要上传不实信息,否则将被封号。
网易方面则表示,网易在网络跟帖、评论方面,要求与该政策一致。
截至记者发稿时,腾讯方面尚未对此回应。
网民自己讲话要负责
声音
艾媒数聚CEO张毅告诉记者,如今在网络跟帖、评论方面,相关乱象确实较多、较杂。《规定》的发布对于引导和规范网络跟帖、评论,无疑是及时且正面的,这也可以认为是此前已实施的《网络安全法》的配套措施。
张毅认为,从理论上来说,网站落实实名制要求时,最好能在注册时就进行身份识别。不过,鉴于目前手机已实施实名制,用手机号注册可基本等同于进行了实名认证。
至于《规定》将带来的影响,张毅提醒,对于门户网站而言,意味着要更加积极地落实主体责任;而对于普通网民来说,则需加强对个人言论负责的意识。(记者 谢杨柳 马化展 岑杰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