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网络治理立法进程大大加快,而今,开始进入查漏补缺、不断精细的新阶段。《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的出台,预示着与网民日常行为最频繁但是一直缺乏响应制度的领域之一——跟帖评论,也进入有章可依的规制阶段。
跟帖评论,看似小事,却有着大文章。无论是新闻后面的跟帖,还是微博、朋友圈等评论,以及视频时代的弹幕……是网民参与网络空间讨论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也是最活跃的互动手段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因为网络水军、垃圾信息机器人以及缺乏自律的网民随意制造的各种不良信息,这个领域变成了最无序、最混乱、信息质量最差的一个领地,经常达到泛滥的程度。虽然近年来管理部门加大了监管力度,但仍不如人意。倘若跟帖评论能够走向有序,能够成为网络富有建设性的内容组成部分,就会大大提升网站质量和价值,减少垃圾信息对普通网民的纷扰。
本规定对跟帖评论服务的内涵和外延首次进行了定义,对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提供者明确了包括“后台实名”、信息保护、审核管理、服务从业者和不良信息处置等内容,强化了服务提供商的主体责任。总体思路基本延续了中国网络治理一贯的指导原则:进一步明确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进一步强化网络服务商的主体责任,而对于网民的规则依然着重在加强自律,符合互联网的特性和发展趋势。
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由于网络空间的全球性和复杂性,任何填补空白的法律法规都要有基本的谦抑态度,保持足够的弹性空间,给快速演进和创新的互联网保持新的可能性。因为,当下的网络空间制定规则,都是创新性的事情,需要不断平衡好政府、社会、企业和网民之间复杂的利益和权益关系。
譬如需要进一步考虑实际的可操作性,以跟帖评论行为的信用评级为例,由于目前针对用户在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更重要的领域,都还缺乏完善有效的信用评级的方法论和基础平台,那么,在跟帖评论方面的信用评级,就需要根据自己的特性删繁就简,能够有效实施,但是不牺牲网民的便利性和用户体验。
缺憾总是难免的,任何秩序都需要一定的成本和代价,任何制度都需要渐进的建设和完善过程。一方面需要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另一方面也要做好相应的解释工作,避免过度解读和担忧。在多方互动和实践中不断完善,应该成为网络治理最重要的工作原则。
总之,制度要有,让新制度保持足够的灵活性和开放性,都是至关重要的。希望本规定的出台,能够成为中国网络空间新秩序的又一建设性举措。(方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