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性是工会组织的天然属性,是工会改革的力量源泉。改革试点伊始,全国总工会便明确提出,工会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就是要让职工群众当主角,与职工群众的心贴得更近。
围绕如何实现人力、财力、资源配置向基层一线倾斜,更好服务职工群众,改革试点作出了一系列制度设计。
——制定相关制度文件,实行编制“减上补下”。全国工会经费全年收入的95%留在地方和基层工会,全国总工会本级经费收入的70%用于对下级工会的补助。
——集中开展“强基层、补短板、增活力”行动,激发基层工会活力。各地工会不断拓展联系职工路径,包括创新建会方式,不断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建会率;拓展普惠服务,吸引职工主动入会;有序推进实名管理,着力构建分布式工会实名数据库,打通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上海市总工会工作项目平台下沉,针对不同职工群体、不同类型工会推出可选择、可组合的服务项目“套餐”,并广泛吸纳非公企业职工参加工会举办的活动。浙江省总工会推进职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为基层工会解决力量不足的困难。目前,全省职业化工会工作者有1700多名,基本覆盖各乡镇(街道)工会。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切实维权。全国总工会高度重视和深入调研化解过剩产能、企业兼并重组及处置“僵尸企业”中的职工就业问题。积极参与政策法规制定,研究制定集体协商绩效评估体系,督促各地工会建立健全欠薪报告制度,完善劳动关系监测点和报送制度。先后举办京津冀蒙工会跨区域促进就业创业系列活动、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现场推进会、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就业援助行动等活动。仅安徽省总工会2017年就业创业援助月活动期间,就组织专场招聘会430场,提供免费就业服务36.73万人次,跨地区有组织劳务输出5.05万人次,成功介绍就业8.58万人,其中帮助产能过剩分流职工再就业3929人;组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1.97万人,组织家政服务培训4166人,组织参加创业培训3483人。
2017年上半年,全国工会共提供就业服务657万人次,组织职业技能培训68万人次;指导地方工会办结职工法律援助案件近1500件,为职工挽回经济利益损失8600余万元;配合政府开展治理拖欠工资专项检查,帮助85.4万名职工拿到拖欠工资44.4亿元。
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全国总工会还为广大职工量身打造发展规划,提出一个个振奋人心的目标:到2020年末,全国职工合理化建议数量达到6000万件,实现职工技术创新400万项,各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总数超过10万家,开展岗位练兵活动的企业达到50万个,参加技能竞赛的职工平均每年达到2300万人次,每年帮助100万职工晋升技术等级……
而这每一个目标的背后,都是成千上万职工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