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会不间断地召开,“鼓动”着各个县都动了起来。
“拆违工作很难,但我们的方法是,先从最难的地方开始拆。领导带头先把最硬的骨头啃下来,其他困难再各个击破。”在正拆迁的违章建筑前,戴着安全帽现场指挥的杭州市萧山区委书记盛阅春向记者介绍经验时,言语铿锵。
“领导都带头这么拼,我们咋还能偷懒?”这是不少基层干部的原话。在“一把手”的带动下,上行下效,上下同欲,整个干部队伍也都动了起来。
“为官有为有位子,为官不为挪位子”,让效能建设落地见效
“提高干部效能,我们要在全省树立‘为官有为有位子、为官不为挪位子’的选人导向。”浙江省委书记车俊说。
如何更好地将“狮子型”干部选出来?
“过去,每个人干多干少,只有处室领导知道,上级领导了解的少。现在有了‘日志式’管理,把工作晒出来,谁干事、谁偷懒一目了然。”浙江省人社厅人事处处长夏春胜说。2015年,浙江在省直机关全面推行“日志式”管理——通过“日考勤、周记实、月对账、季考评、年运用”的方式,对干部日常工作进行管理。2017年,“日志式”管理将实现市、县、乡机关全覆盖,考核结果运用也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渐渐地,浙江干部发现:在完备、客观的考评机制的支持下,“凭绩提人”成了浙江选人用人的“指挥棒”。干部队伍发生变化了——
“庸懒散”的干部不好“混”了:2014年全省因“为官不为”被追责干部1521人;2015年,全省调整不胜任不称职干部1545名;2016年,调整不适宜不胜任干部1133名。
务实肯干的干部提拔重用了:全省以加强好班长好班子好梯队建设为引领,大力选拔敢抓敢管、担当有为的“狮子型”干部,注重使用埋头苦干、兢兢业业的“老黄牛式”干部。
“浙江选干部坚持‘不论资排辈’,而强调实绩为先。干部升迁有了盼头,做事积极性自然充分调动起来了。”浙江大学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特邀研究员蓝蔚青这样评价。
如今,在浙江89个县(市、区)的党政正职领导中,“70后”的比例已超过了1/4。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是他们共同的气质。
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步入新常态,因为知识储备不足和能力素质不适应,一些干部遭遇本领恐慌、故步自封,产生了懒政惰政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