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民旺马铃薯合作社的300亩地只能贷款350万元,而广鸿中药材合作社的600亩地就能贷款1400万元?原来,根据西和县农牧局出台的抵押物估值标准,土地以流转期限1年为例,种植小麦、油料等传统农作物的经营权,每亩约能抵押贷款2000元;种植苹果、花椒、核桃等经济林果的经营权,每亩约能抵押贷款2万元;种植半夏等价值较高的中药材的经营权,每亩约能抵押贷款3万元。在实际操作中,金融机构往往根据借款人信用、产业发展前景、能提供的其他抵押担保方式等,开展综合授信。
创新涉农信贷模式
构成风险基金补偿、平台流转受偿、保险机构代偿、司法保障追偿的风险缓释和处置机制,并推出组合式信贷模式
风险管控是金融政策创新面临的最大难题,涉农贷款更是因抵押少、风险高成为长期以来制约农村金融环境健康发展的最大瓶颈。
在盘活农村资产、解决农业发展贷款难的同时,西和县出台多项政策,加强贷款风险防控。“我们设立了土地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因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由政府和承贷银行按50%的比例共同分担。”河坝镇农村产权确权抵押交易服务站交易员杨艳春介绍,西和县政府先期设立了200万元土地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成为针对土地抵押贷款而建立的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的一部分。
此外,西和县还筹集327万元建成了市县乡三级联网的农村产权确权抵押交易平台,对土地抵押贷款形成的不良抵押物通过产权交易平台进行流转,所得价款由金融机构优先受偿。同时,西和县鼓励保险公司探索开展土地抵押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县法院也出台相关司法保障指导意见,依法保障金融债权。
雷玉玺说,通过以上方式,西和县构成了风险基金补偿、平台流转受偿、保险机构代偿、司法保障追偿的“四位一体”多元化土地抵押贷款试点风险缓释和处置机制,有效降低了银行贷款风险,提高了金融机构开展试点的积极性。
同时,为解决流转土地经营权价值不高、单纯以土地抵押从银行贷款授信额度低等难以满足融资需求的问题,西和县推出了组合式的信贷模式,鼓励县内金融机构结合实际,探索推出了“农地抵押+资金池增信”“农地抵押+五户联保”“农地抵押+个人信用”“农地抵押+动产质押”等模式,承贷银行也开发了“半夏宝”“药贷通”“金薯宝”等多个金融产品,在降低贷款门槛的同时,不断扩大授信额度。(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