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17日消息(记者李凡 刘涛 王妍)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河南、四川、甘肃等地坚持搬迁与脱贫同步、挪穷窝与改穷业并举,确保困难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河南嵩县地处伏牛山系,全县五万贫困人口,九成以上分布在深山区。黄庄乡枣庄村村民张红伟一家七口人,全靠他养的20只羊支撑着。按照嵩县的脱贫规划,老张这样的贫困户,必须先搬下山。为安置好他们,政府采用集中安置的方式。政府出资,不花群众一分钱,老张家分到了150多平方的房子。
老张:心里都挺美的,咱搬到街上住了,新区,新家。
为方便搬迁群众就业和产业发展,安置区都选在了“靠城、靠产业园区、靠旅游点、靠乡镇”的地方。
黄庄乡书记石胜军:配套设施、产业、后续的延续工程之后由他不想搬到我要搬。因为搬过来之后他一切后顾之忧都解决了。
这种免费入住的扶贫搬迁模式已经在河南全省实施,到今年底将有十万人住进新房。
四川省编制了《“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让贫困人口“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在藏区巴塘县竹巴龙乡基里村,一条蜿蜒的乡村公路,成为这里群众将土特产送往外地的重要致富通道。乡党委书记彭永军说,9.6公里的通村路和5.2公里的通户路,彻底改变了乡亲们的观念。
彭永军:公路已经到了家家户户,而且每家每户都买了车。主要引导老百姓转变传统的种养业这样的观念,引导老百姓参加务工。实现务工增收100多万,全村人均增收1500多元。
四川省立足地方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已有58万异地扶贫搬迁的贫困人口既能安居,又能乐业。
甘肃六盘水地区将易地搬迁作为脱贫抓手,累计易地扶贫搬迁11.19万户,48.54万人,极大的改善了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