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市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发放50万元至500万元的专项津贴并提供110平方米至150平方米的专家公寓一套,从科研资助、创业扶持、住房、医疗、子女就学、家属就业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照顾,消除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
搭建创新平台吸引人才,用发展空间留住人才,这样的做法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县市所采用。
南昌县非常注重搭建创业平台,如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搭建企业工作(科研)平台;开创“校企合作”模式,依托高校资源,创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搭建创投基金、专项发展基金支持、扶持、引导专业技术人才参与项目研发、成果转化等等。
河北省鸡泽县在主动搭建科技创新交流平台的同时,还通过积极推动当地产业向创新型产业转型来带动市场人才的流动。
另外,加强本地人才培训和培养的步伐也未停止。南昌县组织本地人才到浙大、厦大等知名高校进行培训,开展“青春计划”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各类人才2.2万余人次。通过重视、支持、厚爱本地人才,营造重才爱才惜才的良好氛围,进而吸引更多的外地人才向南昌县聚集。
还有的县市开始打起了乡情牌。湖北省大冶市委人社办主任殷志斌介绍,市里广泛邀请大冶籍在外企业家、专家学者等优秀人才回乡参观考察,促成在外人才、技术、项目和资本回归。
南昌县则完善南昌县籍人才日常联络和服务机制,争取人才为我所用。如江西天佳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世平教授,曾是江西生物科技学院的教师,2002年本着回报家乡的愿望,他成立了天佳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成为南昌县生物高新技术行业的先行企业,经过多年发展,2016年公司成功登陆新三板,成为县里重要的创新主体。
创新资金哪里来
▲ 用有限的财政投入,撬动更大范围的资金投入到县域创新中来,解决钱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发力
创新投入不足,几乎是在记者调研采访中各个县市谈及创新难题都会提到的问题。怎么解决,如何应对?各县市的观点也基本一致——鼓励、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地增加科技投入。就如湖北省英山县科技局局长姜意安所说,着力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民间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技术创新投入体系。
持续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和争取科技项目向县域倾斜是不少县市努力的方向。但这部分投入毕竟有限。江西省南昌县就提出,有限的政府投入必须发挥最大效益,用于激励和引导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