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裁判文书网的相关记录证实了警方的这一判断。检索发现,2008年以来,涉及“虚假招聘”的刑事案件裁判文书184份,其中没有判决书的当事人是网络招聘平台。也就是说,没有网络招聘平台因虚假招聘受到刑罚。不管是涉及案件最多的58同城还是近来处于风口浪尖的BOSS直聘,从未因虚假招聘信息而受到判决,判决双方多是诈骗违法者与受害者。
长期关注打击电信诈骗的全国人大代表陈伟才说,表面上看,骗子招聘的违法行为与招聘平台没有关系,实际上则不然,招聘平台有不可推卸的监管责任。这就犹如大卖场里出现了虚假家电、问题家电,卖场必须承担责任。因此,只处罚借助平台诈骗和传销的违法者,不处罚问题平台,就好比“割韭菜”,割了一茬又长一茬。
近日,北京、天津两地网信部门对涉事平台进行了整顿。北京智霖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说,监管部门只能要求平台做到审核和确保信息真实,由于现在平台上各类信息已是天文数字,相关消费者投诉也多如牛毛,整改和日常监管仍然依赖于平台自行“清理”,对于层出不穷的各类虚假信息,难以杜绝。
从源头入手 既抓骗子还要“正庙”
警方和法律人士建议,尽快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由平台承担起应有的把关责任,从而在源头堵住利用在线招聘平台的违法行为,防止悲剧重演。
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说,根据责利相当原则,由于在线平台是最大获利者,也应该令其承担对等的法律责任,在此类案件中,应追加平台作为第二被告,并在刑罚上体现其危害性的责任承担,避免一旦出事就由行政处罚机关罚款整改了之。
“正如《西游记》里,一座黑庙,扫除了假冒的妖魔鬼怪,还得拆庙,否则后面又来一群新的‘山大王’。”朱列玉说。
针对不断增多的微信公众号、朋友圈、QQ群等社交网站类虚假招聘骗局,民警认为,由于这些平台不具备审核能力也难以做到审核,可履行提醒义务,设置针对“高薪招聘”等高疑似虚假招聘关键词的自动提醒机制,以弹窗或标亮等形式增加一道防线;而对于聊天对话中的招聘信息,可比照电信诈骗汇款等字样触发自动提醒的做法,在相关聊天内容下方自动加提醒,以此尽可能降低犯罪分子得逞的比例。(记者叶前、张紫赟、阳娜、翟永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