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本来是打算让孩子去武陟县城上学的,毕竟县城还是比农村的环境好,但是真没有想到这里的条件这么好。”一位家长至今想来,依然庆幸当时的选择,“学校今年还新装了净水设备,建立了图书馆、舞蹈教室,还有国内一流的云教室。”
“努力让农村的孩子通过教育,明白生活的美不止柴米油盐。让孩子们更加自信,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张绪坤说。
“在农村也能享受城市学校的待遇”,被认为“疯了”的张绪坤,心中憋了一口气:“想把这个学校办成一个实验性的学校,想证明给大城市看,我们农村也能搞(好教育)。”
养马
当张绪坤满怀憧憬带着他的“四种习惯”,准备在这片教育“贫瘠”的土地大干一场时,没想到却被现实的阻力狠狠地“打了一棒”。这些阻力,比他所能预料到的还要大。
在传统教育观念里,学习、考试永远都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在农村,孩子文化课的学习成绩,往往肩负着改变整个家庭命运的生存意义。
所以,当学校按照国家规定开设足够量的体育、美术、音乐等兴趣课程时,甚至会有家长投诉,认为学校应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的学习上。
“推行教育理念时,最大的阻力和困难,其实是来源于家长的不理解。”张绪坤清楚地意识到,“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做这个和考试有什么关系?”反对的声音如出一辙。
比如,他们给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年级开设了独轮车课程,有很多家长不理解,“认为第一耽误了学习,第二,独轮车难骑有安全隐患,第三,独轮车都是杂技团的人骑的,孩子骑着多可笑。”
但是,张绪坤了解到,医学界已经把骑独轮车定义为益智运动,“现在很多孩子,尤其是剖腹产的孩子,出生之后的运动平衡能力并不是特别好,骑独轮车可以有效地促进孩子小脑的发展。”并且,现在的孩子特别喜欢玩手机看电脑,很容易驼背近视,而骑独轮车必须要挺直背,否则就会摔倒。
独轮车课程开展两到三个月后,他们发现,孩子近视和驼背的状况都得到一些缓解。
“所以即使这个课程有很多家长不满意、不理解、不支持,我们就应该妥协和放弃吗?”张绪坤始终坚信,教育并不需要迎合家长的口味,并不是把孩子带到家长想要到的地方,而是应该把孩子们带去他们应该到的地方。
今年5月份,在张绪坤的坚持下,学校费了很大周折,从内蒙古引进了几匹马,想让孩子们开开眼界,也想在课余时间培养孩子的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