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事实上,2015年9月20日,7点13分,G2283次高铁列车开出北京南站,历时1小时2分钟,列车到达天津滨海新区商务核心区于家堡。京津城际铁路延伸线建成通车,成为天津滨海新区与北京之间的快速便捷通道,津滨同城效应初现。
此外,北京至滨海新区的第二条城际铁路、也是贯穿京津冀三地的首条城际高铁,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之中。滨海新区正在构筑由津保、京沪、津秦高铁形成的高铁“十”字形枢纽,以及由京津城际、环渤海城际组成的城际铁路“T”形枢纽布局。
在航空方面,首都机场在京津冀机场发展中一直处于一枝独秀的状态,客运总量占到整个地区84%,而石家庄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北京南苑机场分别为5%、8%和3%。首都机场的虹吸效应导致“北京吃不动,天津吃不饱,河北没得吃”的状况。
2014年初,民航华北局制定了《京津冀民航运输协同发展实施方案(草案)》。草案对京津冀三大主要机场的功能进行了定位,首都机场不再强调“功能完善”,定位为辐射全球的大型国际航空枢纽,滨海国际机场定位为区域性枢纽机场、北方国际航空物流中心,石家庄机场定位为华北地区航空大众化试点枢纽机场、华北地区航空货运及快件集散中心。
2014年7月,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推出“机场天津站”、“机场河北客运站津宇客运站”、“机场天津铁路西客站天环客运站”三条机场巴士专线,通过与市内五座客运枢纽站的无缝接驳,将地面交通网络进一步延伸辐射至京津冀地区。今年7月,天津机场北京南站城市候机楼正式运行,天津机场将“空铁联运服务”持续向京津冀地区延伸,实现多种交通方式联动的大交通格局,加速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进程。天津机场设立长途客运站的规划建设也在有序地推进,机场将通过该客运站提高地面集疏运能力,为京津冀三地旅客打通地面交通网络,实现多种交通方式联动,加速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进程。
此外,京津冀公交“一卡通”已经在去年启动布局,2017年三地主要城市间将实现“一卡通”互联互通,并加快推进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
至此,东西不畅、南北不通的道路交通演变为陆海空三维立体交通体系,滨海新区在融入京津冀一体化的过程中,在交通与空间上完成了规划,为其产业布局打下基础。
天津滨海新区方面期待的是,京津密集的人才、信息、技术资源和城市功能通过滨海新区这个重要节点,更加便捷地向环渤海区域扩散疏解,进一步释放中心城市优势资源的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肩负诸多叠加优势的滨海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作用将进一步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