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见习记者 段倩男/文
8月14日,停牌3个月的天山生物(300313.SZ)公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大象股份(833738.OC)98.8%股权,交易价格为24.36亿元;另外,上市公司拟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6.64亿元。
天山生物主要从事牛品种改良业务,而大象股份则专注于户外广告领域,以交通系统媒体运营为核心,此次并购属于时下火爆的“跨界重组”。
其实,这并不是天山生物第一次追求并购重组,其曾多次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但终未成功。就在上次重组计划落空的半年后,天山生物便有了新的目标——大象股份,是什么原因让天山生物急于重组呢?
上市五年求“保壳”
预案显示,标的资产的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及资产净额占天山生物2016年经审计相应财务数据的比例分别为159.57%、284.84%和662.69%,此次并购实属跨界的“蛇吞象”。
天山生物这条“蛇”究竟有多小呢?根据天山生物年报,公司2015年、2016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3566万元和-1.40亿元。2017年上半年虽扭亏为盈,但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仅有168万元,且扣非后净利润仍为负。
值得注意的是,天山生物2017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2.11%至约7971万元,这与上市公司2017年压缩一直亏损的主营业务规模有关。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发现,天山生物2012-2016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累计亏损1.45亿元。在短短的五年上市期间,天山生物就出现了“保壳”危机。8月19日,天山生物也发布了关于股票存在被实施暂停上市风险的提示性公告。
截至天山股份停牌前,公司的市值约为25.85亿元,仅仅比大象股份的整体作价24.66亿元高出1.19亿元。
逆行业发展的“神话”
与天山生物不同,大象股份的业绩实现爆发式增长。2013年至2016年,大象股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40亿元、3.26亿元、4.03亿元和5.99亿元,2014-2016年同比分别增长35.78%、23.35%和48.69%;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037万元、2742万元、7371万元(会计政策调整前为5047万元)和1.10亿元,2014-2016年同比分别增长164.45%、168.76%(会计政策调整前为84.04%)和49.54%。
预案显示,大象股份主要通过取得户外广告媒体资源的运营权,再将广告资源出租给广告客户,通过为客户提供广告媒体资源服务获取收益。大象股份依靠这种赚取差价的方式取得了惊人的盈利能力。大象股份2013年至2016年的销售毛利率分别高达43.25%、51.72%、35.79%(会计政策调整前为46.96%)和3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