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房佩燕
今年以来,国内私募机构继续面向海外投资布局。他们或在香港申请9号牌照(提供管理证券或期货合约投资组合服务等),发行海外基金;或借助海外管理人通道,作为投顾发行海外基金;更多私募则选择成立互联互通基金,通过港股通渠道进行海外投资。业内人士指出,私募基金发展海外业务,既为了扩大资金来源,也为了扩大投资范围,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说是一种主动的选择。然而,在私募出海的热闹背后,业务的实际推进还很有限。
私募基金海外布局不停歇
某百亿级私募总经理最近一直奔波于香港和深圳两地,忙着申请离岸基金。“在出海这件事上我们比较坚决,从2015年就开始布局。前两年用QDII额度投资,现在申请牌照、发海外基金,去年底终于拿到了香港资管9号牌照,已经发行了一只海外基金,规模约有3000~5000万美元,主要投向海外的中资美元债。”
北京某中型私募总经理也透露,今年初拿到了9号牌照,目前已在海外发行了一只量化对冲产品,规模约1亿美元,主要投向港股、A股、沪港通、新加坡A50等市场和标的。“资金来源是海外机构和熟悉的高净值客户,但是目前投资情况一般,净值有一点回撤,因为市场结构不太一样,对海外市场还有一些不适应。”
深圳尊道投资董事长谢柳毅告诉记者,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了一只公开募集的基金。“我们有个人的9号牌照,但还需要借有9号牌照的资管机构投资港股市场的权利,他们做管理人,我们做投资顾问。”
实际上,除了通过拿9号牌照、设立海外基金出海,今年以来更多私募选择通过沪港通、深港通渠道投资港股市场。
格上理财分析师徐丽表示,目前很多私募投资海外市场,但大部分是通过港股通、收益互换的形式。格上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新成立的产品中,投资范围包含港股的占一半以上,而真正在海外发行产品(通过美元申购)的私募并不多。“有一些早期出海的私募,比如淡水泉、景林、赤子之心、倚天阁等,都有相关的产品,但一些刚拿到牌照不久的私募,初期还是以自有资金发行产品为主,尽量熟悉和研究海外市场,为之后的长远布局做打算。”
广东瑞天投资董事长叶鸿斌则说,“海外对于我们而言很重要,和A股平行。去年到现在已经成立了4只港股通产品,因为投资标的大部分是港股通里面的大公司,方向是选一些我们看好的长周期里一些估值比较合理的优质企业。国内投资人对中国经济的了解和熟悉程度更深,有些公司外资观察研究和我们理解有差异的,但我们觉得公司会有比价优势,就会进行跟踪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