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近期发行绿色金融债,主要是原来央行批给了相应额度,但相比去年,发行成本提高了不少。”一家正在筹备发行绿色金融债的银行相关人士坦言,该行初定的发行利率为5%左右,较同业存单融资成本至少增加40BP(利率基点)。
在资金利率高企的背景之下,发行成本一度“比存款便宜”的绿色金融债优势大减,以至于大行意兴阑珊,剩下部分中小银行“自娱自乐”。机构方的这种态度在相关数据中已有直接反映。
Wind资讯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仅发行21单绿色金融债,累计发行规模却高达1550亿。而截至8月22日,今年已发行26单绿色金融债,累计发行规模为584亿,较去年同期的920亿发行规模大幅缩水。
昔日备受大行热捧
所谓绿色金融债,是指金融机构法人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绿色产业并按约定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所募资金只能用于支持绿色产业项目,具体涉及资源节约、生态保护和污染物削减等,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专业委员会制定绿色目录。
作为一种新型金融工具,绿色金融债于2015年底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推出。2016年1月27日,浦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以簿记建档的方式公开发行2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债券期限3年,年利率为固定利率2.95%。这是大陆境内第一单成功发行的绿色金融债,意味着绿色金融债券实现了从制度框架到产品发行的正式落地。
当时,不少大型银行对绿色金融债的热情甚高。浦发银行先后发行500亿绿色金融债;兴业银行在2016年一年内先后3次发行绿色金融债,累计规模500亿元;交通银行紧随其后,两次发行合计规模300亿的绿色金融债。这三家银行合计的发行规模,占据当年绿色金融债发行总规模80%以上。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曾透露一个关键数据——“2016年我国发行的绿色金融债占到全世界发行绿色金融债比重的三分之一,我国成为国际市场上绿色金融债的主要发行国。”
利率优势渐失
然而,2017年大型银行对绿色金融债的热情直线下降,绿色金融债的发行主体逐渐变为中小银行。截至8月22日,今年已有26单绿色金融债发行,数量较去年同期明显上升,但规模却大幅缩水。2016年全年仅发行21单绿色金融债,累计发行规模为1550亿。截至8月22日,今年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为584亿,去年同期这一数据为92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