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广欣 实习生 姜宁
一粒粒圆嘟嘟的蓝莓果,放在嘴里,酸酸的,甜甜的。对于靖宇县三道湖镇向阳村的贫困户来说,这是幸福的味道。
向阳村是三道湖镇的薄弱村,荒山荒地多,无霜期短。这里的贫困户们长期以来找不到脱贫致富的“门道儿”。以前是穷怕了,但穷久了,这些贫困户们也穷得麻木了。
于勇,浓眉大眼,标枪般直挺的身板,他是省委财经办在2016年初派驻到向阳村的“第一书记”。“本以为扶贫工作与贫困户们的目标一致,开展起来会顺畅,但还真没那么简单。”回想在这里扶贫工作的起步,于勇如是说。
开展扶贫工作,首要的就是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很快,向阳村识别出42户90名贫困人口。不过,村民们自认为的“贫困”却与“真实贫困”的差距不小,而“符合程序”与村民能不能接受更是两码事。当一些村民们觉得自身的利益与“程序”发生冲突时,对于勇的指责就多了起来。“万事开头难。村民们的理解和信任需要一步步建立,急不得,气不得。”于勇对记者说。
为了争取最广泛的支持和理解,于勇吃住在村里,进行入户一对一的访谈,唠家常,想出路。于勇知道,不马上拿出村民们认可的致富好办法,以后的工作会更难开展。
在经过充分调研后,于勇借助镇党委、村干部和部分愿意配合的村民的力量,注册成立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两个蓝莓种植合作社,计划让全村范围内的蓝莓种植达到600亩,预计在2018年的盛果期,户均收益可达到2.6—3.5万元。
消息传出来,向阳村沸腾了。在村民们私底下议论了几天后,于勇召开了推进大会。
“本以为推进大会可以顺利地落实,但还是有些村民不信任,在会场上抬杠。”于勇回忆说,“当时我‘约法三章’,得到了大伙的认可。”
“第一,所有项目的运作,绝对做到公开透明,每一分钱的花销都有据可循;第二,所有协调来的资金都用于村民,绝不挪作他用;第三,在项目实施中,我绝不碰一分钱,也绝不允许任何人在操作过程当中碰一分钱。我是带着政治任务来的,带着单位领导和全体同志的嘱托来的,我不可能在这砸了单位的牌子,砸了共产党员的牌子,我今天说的话有半句没兑现,你们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再次重复当时的讲话,于勇说得仍是斩钉截铁。
“当时会场上掌声雷动。”于勇告诉记者。蓝莓项目,以及此前计划的金谷鸭养殖、能繁母牛养殖以及集体经济发展等项目,在那次大会之后得以一并顺利推进。
心齐了,再难的事儿也变得顺畅。一年多来,向阳村按照规划,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165万元资金,发展了430亩蓝莓种植、41头黄牛养殖、500只金谷鸭养殖三个产业扶贫项目,做到了每名贫困户都至少有两个产业项目,项目收益、贫困户参与比例和受益面达到100%,户均年收益可增加1万元。2016年,向阳村贫困人口收入得到较大幅度增加,有13户贫困户、27名贫困人口实现了当年脱贫,分别占全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总数的32%和31%。
如今的向阳村真是换了模样:5000米围栏建设、4300米边沟建设、85个农户大门改造、28个农户储粮仓改造、1000平方米休闲娱乐广场建设、800平方米文化体育广场建设、2.97公里水泥路面改造、50盏路灯建设、26米休闲广场文化长廊建设、1个公共卫生间和村屯绿化等11个基础设施建设……所有民生项目全部完工。
难怪有人说:“一两年没回村的村民,一下子都找不到回家的路。”
小流域治理、机耕路改造、电商平台……向阳村下一步的扶贫工作内容已经排满。“预计年底前完全可以保质保量提前一年率先完成整体脱贫目标。”于勇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