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的时间里,三代塞罕坝人忠于使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绿色发展,栽下了112万亩全世界最大人工林,创造了“沙地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连日来,各地干部群众持续热议塞罕坝机械林场生态文明建设的范例意义,认为塞罕坝人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引领的发展之路,其中蕴含着先进经验和深刻启示。
为高寒地区绿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塞罕坝林场地处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平均海拔1500米左右。这里年均积雪7个月,年均气温-1.3℃,极端低温达-43.3℃。然而,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这里的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前的12%提高到现在的80%,用占河北省国有林地面积13%的林地,培育出了占河北国有林蓄积量35%的森林资源。河北省林业厅办公室主任乔敬图表示,在这样的极端环境下,塞罕坝人造林成果显著,这是一笔不可替代的绿色财富。作为新时期的林业工作者,应该不断学习和总结,因地制宜搞好绿化,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生态福祉。
“塞罕坝模式就是一本启示录。”邢台市太行山绿化造林志愿者郝景香说,“塞罕坝人的执着和钻研精神,深深地鼓舞了我们,也坚定了我们为荒山披绿的决心和意志。”
张家口市塞北林场场长程文秀多年在林场工作。“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经验,不仅开阔了我们的思路,也激发出了我们发展的热情和灵感。张家口与塞罕坝自然环境有类似之处,把塞罕坝经验复制到张家口,谱写这里的绿色新篇,是时代赋予塞北务林人的神圣职责。”程文秀说。
在了解了塞罕坝的绿色成就之后,邯郸市磁县林业局退耕办主任、高级工程师刘晓宁感慨良多:“绿色发展需要勇于探索、善于探索,塞罕坝人在对抗高寒、风沙、干旱的过程中,摸索总结出的全光育苗、‘三锹半’植苗、困难立地造林等多种可持续经营管理的理念,为高寒干旱地区的造林营林事业走出了可参照的一步。”
好生态带来好发展的形象诠释
如今的塞罕坝,是林的海洋、河的源头、花的世界、鸟的乐园,是摄影家流连忘返的地方,成为广受游客赞誉的避暑胜地。
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廖海军表示,塞罕坝生动地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数字是最有力的证明,如今这里每年接待游客都在50万人次以上,年门票收入达4000多万元,年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旅游业已然成为县里的支柱产业,这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结果。”廖海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