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记者 余蓉
近日,第26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在郑州闭幕。我省8位参赛队员取得了六金二银的好成绩。其中,长沙市一中的刘商鉴、李安之、雷柯欣均获得金牌,并入选国家集训队,他们同时获得了保送清华大学的资格。
8月22日,记者走进长沙市一中,对他们进行了采访。
“这3个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生物学科很热爱。”生物学竞赛教练陈新奇告诉记者。
长沙市一中选拔奥赛选手的方式很有个性——不依据学习成绩好坏,也不依据某种超高难度的定向测试,完全由高一学生自愿报名。陈新奇说,第一轮报名生物的学生达到200名左右。
“学科的学习都有一个枯燥的过程,而兴趣,可以让学习坚持下去。”陈新奇说,为了让学生对学科更亲近,他鼓励同学们自己种一些植物,了解校园里每一株植物,而刘商鉴的兴趣尤其浓厚。有一次,刘商鉴发现图书馆前有一株海枣树,他查阅资料发现,这种树的茎淀粉含量丰富,硬是摘下一截尝了尝,还夸味道不错。
刘商鉴特别喜欢做生物实验,每次完成正规实验作业后,他还能弄出些不一样的东西出来。有一阵子,他非常沉迷于实验,经常从早到晚待在实验室,理论课的成绩有所下降,但陈新奇并不忙着制止他,“他喜欢探寻的东西要允许他去做。在我眼里,保护他的学习兴趣,比提高他的竞赛成绩更重要。”之后不久,刘商鉴的理论学习也迎头赶上。
在班主任蒋玲丽眼里,刘商鉴“自省”、李安之“勤奋”、雷柯欣“沉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学习习惯也各不相同。蒋玲丽介绍,李安之的学习经是勤奋,他喜欢将学习计划安排得井井有条,并按时完成。“但这样容易焦虑,万一没有按计划完成学习,他就会不踏实。”蒋玲丽说,当她一发现李安之有这样的情绪,就立刻与他沟通,几次过后,李安之学习上也变得从容、自信了很多,成绩也保持稳定。
雷柯欣初中在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的一个普通班,但他学习扎实,成绩一直不错。高一来到长沙市一中,学习非常认真,“最开始的几次阶段性考试,雷柯欣成绩并不是很突出,但他不气馁。”陈新奇说,每次考试后,他都及时跟雷柯欣讨论,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就这样他的成绩越来越好,后来也稳定在前五名。
为了拓展他们对学科知识的深度、广度,学校还提供了很多的自选课程,到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吉林大学等知名学校的实验室做实验。此外,学校也会请一些大学的学科专家来校为他们讲课。与高校老师的积极互动无疑开拓了孩子们的眼界,激发了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
该校校长廖德泉认为:“长沙市一中的教育理念就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导航’。奥林匹克竞赛正逐渐去功利化,我们要真正利用这个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研创新能力,让他们的潜能得到释放,奠定他们终身学术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