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图/视觉中国
有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2.3亿,其中超过4000万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如何做好养老服务,已经成为当今养老服务机构共同探寻的重要课题。
医养结合是养老服务必经之路
人群庞大、起步较晚、服务模式不成熟,几乎是目前所有养老行业从业者对于现阶段中国养老服务的共同认识。有人称,有限的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以及彼此相对独立的服务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中国老年人的需要。而这,似乎也为医养结合的必要性做出了明确解释。
绿康医养集团董事长卓永岳说:“今天,中国医疗卫生资源的提供者仍以医院为主,服务对象主要是各种急病、重大疾病患者,而对于身兼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监护的老年人来说,有限的医疗资源如果对他们大量敞开,不仅会挤占本就有限的医疗资源,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医疗资源的不合理分配。”
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总经理周素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称,对于需要长期医疗护理的老年人来说,如果选择住院治疗,他们往往需要长期占用医院床位以及大量的医护资源,但是中国各大三甲医院,包括很多二甲医院在内,都正处于床位紧张、医疗资源有限的境地,如果老年人选择在医院就医养老,不仅在资源分配上不够合理,而且养老环境也不够理想,易造成老年人院内交叉感染。
但是,长期有效的身体健康管理又是老年人的养老标配。如此看来,想要将老年人从医疗机构转移至专业的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就是当前中国养老服务机构的必选项。
在这样的背景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养老机构开始放出口号,宣称自己要走医养结合之路,但是迄今为止,真正开启这一模式的养老机构却未占多数。“医和养二者之间到底应该如何有效结合,因为没有行业标准可以遵循,这些都需要企业去独自探寻。”周素娟称,尽管今天从政策导向上来看,医养结合已经成为政府激励养老机构去推行的一种模式,但是养老机构想要真正做好医养结合,还需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
另外在养老机构的从业者们看来,想要让老年人真正从医院走出来,选择养老机构寻求养老服务,长期照顾险的出台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周素娟直言:“如果让老年人从医院走出来,首先得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经济问题,给到他们一定的经济支撑,尤其对于失能老人、半失能老人等特殊群体,应该在经济上对他们予以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