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
中国服饰与习俗图鉴》
(美)乔治·亨利·梅森著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穿什么是文明问题,从我们祖先兽皮草木遮羞,到后来越穿越齐全,这是文明的进步;怎么穿是文化问题,从我们祖先兽皮草木遮羞,直至如今的“薄露透”盛行。文化前进的轨迹,单从这一点讲,颇有轮回之意。
穿什么和怎么穿,不是个小事儿。最近听好几个人聊到一本书,跟这主题有关,书名叫《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 中国服饰与习俗图鉴》,搜集了很多一两百年前外国画刊上发表过的中国服饰画稿,我翻这书,翻出点题外小感想——
这几年“民国热”,我也读了不少相关的书和文章,读得不解气,不是人家写得不好,而是不对我不无乖僻的口味。说民国这,说民国那,看多了高屋建瓴,就总想了解点实实在在的细细碎碎。比如说,民国时的大学教授们当时是怎样生活的呢?坐什么车出行?冬天生煤炉子么?每天吃饭是买菜下厨还是下馆子……更重要的是,民国的时候,普通老百姓的日常开销是怎样的构成?要想了解民国,不知道这些,我老觉得心里没底儿,不敢开腔。
我找过这类书,只在陈存仁等少数几个人的著作里找到过片言只语。整体记录的也有,陶孟和《北平生活费之分析》,但这是一部社会学的学术著作,冰冷枯燥,可读性差。我就想啊,离民国不过几十年,竟已如此貌似熟悉实则空对空,形同路人。那么,几十年后,说不准又有几个像我这样的人,回望我们这个年代,不满于只找到“改革开放”、“互联网+”这类宏大叙事,他们想知道我们日常生活的细节,可能又找不到了。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 中国服饰与习俗图鉴》这本书里留下的服饰画稿,就有点我前边说的这个意思,它们像一本账,一本穿什么和怎么穿的账:三百六十行,工农兵学商,生旦净末丑,各色人等的服饰。尤为可贵的是,里头有不少最容易被历史风尘湮没的小人物——鞋匠、铁匠、酿酒师、渔民、制筒匠、编篮子的人、碾磨工、捕蛇人……的服饰,这些个画稿,让人仿佛触到一些“当年”的质感。
我们打小读书,老在强调“时代背景”,讲的都是政权交替、城头变换大王旗,可其实这些和我有什么关系啊,真正的“时代背景”,是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知道得越细、越生动,时代背景掌握得就越有质感。
说到“质感”,又想到作家阿城的一番话。当年他以美术顾问的身份,协助侯孝贤导演拍电影《海上花》,因为是“年代戏”,所以导演和他都非常重视服、化、道的质感。他们在上海附近转场景和道具,又到北京买服装绣片,还鼓动朋友帮忙找老物件。阿城后来回忆说,“大件道具好办一些,唯痛感小零碎的烟消云散难寻……电影场景是质感,人物就是在不同的有质感的环境中活动来活动去。除了大件,无数的小零碎件铺排出密度,铺排出人物日常性格……我的建议是多买些我们都不清楚是做什么用的小件,它们对构成密度非常有用”。
所谓“质感”、“密度”、“日常性格”,也正是我看这本书里这些画稿时,心里所盘桓的几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