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大批市民来到会场近距离接触体验机器人技术。图为工作人员在会场为观众演示一款仿生蜻蜓。经济日报记者 赵 晶摄
小朋友和一款服务机器人互动。
经济日报记者 赵 晶摄
一款羽毛球运动陪伴机器人在和观众打羽毛球。 经济日报记者 赵 晶摄
纵观全球科技产业发展态势及战略走向,大力发展机器人技术是应对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也是智能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美国再工业化和工业互联网战略、欧盟“火花”计划、德国工业4.0战略、日本机器人新战略、韩国机器人强国战略……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已成为塑造创新发展优势的“必争之地”
8月24日,中外专家齐聚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共同探讨智能机器人领域基础研究、前沿探索以及未来的创新趋势。
智形:
机器人时代显神通
目前,医疗机器人能够辅助医生敏捷、灵活地完成手术操作;灾后救援机器人能实现低风险、高效率的搜救及重建工作……机器人技术已自成特色并在多领域实现融合发展
“医疗机器人发展已进入黄金时代,它的未来不再是稳定、渐进式发展,而将有更多颠覆性革命和加速式更新的到来。”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哈姆林医疗机器人中心主任杨广中介绍,在复杂的外科手术中,机器人已然能够辅助医生敏捷、灵活地完成一系列手术操作,甚至可以用来检测癌症,“下一步,期待机器人技术与多元学科领域研究深度融合,让更多人获益”。
除了给人类生活带去福音的医疗机器人,还有能分忧解难的灾后救援机器人。国际机器人与自动化协会现任主席Satoshi Tadokoro表示,日本启动的救灾机器人项目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机器人在救灾现场行动不便,以及成像系统在黑暗、大雾或风雨等环境下无法工作的问题。
“运用机器人的智能学习优势,自动筛选曾经存储的信息和图片,从而识别受灾民众与环境,实现低风险、高效率的灾后搜救及重建工作。”Satoshi Tadokoro举例说,目前,一批建筑机器人已经能够在强风状态下拍摄立体照片;多臂机器人可以运用在房屋坍塌后,帮助救援人员顺利进入危险环境中开展工作;蜿蜒机器人还能够在复杂的管道中畅通前行……机器人让灾后救援变得更加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