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 题:大森林里的“科技之眼”——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区逐渐进入科技护林时代
新华社记者
从“一把弯刀”到“智能巡护终端机”,从“双脚巡山”到“电子眼监护”,记者近日在四川、云南、贵州、重庆、湖北、西藏天然林保护区采访发现,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区逐渐进入科技护林时代。
“天保工程刚实施时,巡山护林靠的就是一双脚,手里拿着一把弯刀开路。”四川阿坝州小金林业局天保办主任杨朝刚在林场工作了30年,他回忆说,那时候巡山发现森林险情,只能一路跑下山报告,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不说,有时还耽搁事。
2015年10月,小金林业局的护林员们开始用上了具有拍照、报警、联络等功能的GPS巡护终端机。巡护过程中,护林员可实时拍照上传林中安全隐患并进行报警,以及野生动物活动情况,大大提高了森林巡护的效率。
小金林业局局长钟奇志向记者介绍,为打造数字化巡护系统,他们共投资39.5万元,购置手持终端、后台监控终端,联合移动公司维护通信网络,并对护林员和后台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四川省林业厅科技处负责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涉及生态建设和保护方面的科技投入达到2.6亿元,其中设备设施方面的投入达到4000万元。
贵州江口县地处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境内山峦重叠、沟谷纵横、溪河密布,今年2月被列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该县林业局与移动公司合作研发了“森林巡检系统”,今年6月开始试运行。
“这个系统用起来方便,发现问题可以随时定位,随时上传照片,它是我们护林的好帮手。”江口县梵净山村护林员王怡说。
“我们还设置了‘电子栅栏’。”江口县林业局生态公益林管理站站长廖永军说,如果某个护林员超过他负责巡护的范围两个小时以上,系统就会提示他“越境”了,敦促他认真巡山。
神农架林区山大沟深,人迹罕至。湖北省天然林保护管理中心主任刘友明说,近年来,林区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配备了80台高山林火视频监控器、1553套监控探头、2架无人机等智能化设备,形成了“空中有飞机、山头有监控、路口有探头、林内有巡护、应急有队伍”的五位一体管护网络,实现森林资源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