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商务部部长高虎城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据初步测算,在采用“替代国”做法的反倾销案件中,中国企业的平均反倾销税率比正常企业高20%以上。
如今,这一不公平的“替代国”做法终于有望被打破。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6月1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会见记者。默克尔表示:
德中双方都认可基于规则的国际贸易,支持WTO原则和规则。李克强总理访德期间,我同他讨论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15条问题。德方认为,欧盟应履行条约义务,致力于找到符合WTO规则、对各国一视同仁、对中国非歧视性的解决方案。希望欧中之间的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取得积极进展。
李克强总理对默克尔表示德国支持欧盟履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15条条约义务表示赞赏。
第15条本应于去年底终止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5条明确规定,无论如何,世贸组织成员对华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替代国”做法,应于中国加入WTO15年后,亦即2016年12月11日终止。也就是说,世贸组织成员在对华反倾销调查中,不能再采用第三国商品价格来作为衡量标准。
然而,美欧日等世贸组织成员当时对这一问题的表态含糊其辞,以图继续使用“替代国”做法。2016年5月,欧洲议会通过决议,反对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日本经济产业省也于2016年12月8日宣布,继续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而这直接导致其可以继续按照“替代国”做法对中国商品进行双反调查。
《上海证券报》在去年7月曾报道,中国已连续21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10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
在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看来:“这背后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表现,以此挤压中国的国际市场空间,保护其本国产业。”实际上,根据德国慕尼黑经济研究所计算,对欧盟而言,如果中国得到市场经济地位,欧盟对华的反倾销税有可能降低17%~28%,这将直接影响到欧盟的生产和就业。
不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此前指出,如果美欧不履行WTO承诺,不仅中国企业得不到作为WTO成员公平、正常的待遇,美欧企业自己也会受伤,甚至可能损失潜在的中国市场。
对外贸领域影响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