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如果你要想新入场当控制类股东,那么门槛则是“最近一年年末总资产不低于100亿元;净资产不低于总资产的30%;资产负债率、财务杠杆率不得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这啥概念?这么说吧,在现有的保险公司控制类股东中,不少公司就达不到这一指标。至于排队中的200来家筹建公司,其股东瞅瞅如此之高的门槛,大多数可能也只好望而却步。
说真的,这个标准如果放到以前,那场“野蛮人”大戏可能根本就不会上演。要知道,当时姚振华的宝能只是行业内的三线房地产企业,年销售额从2012年的20亿元下滑到2014年的10亿元;按照现在的标准,就这些资本,姚振华都无法杀入保险业。
事实上,这个征求意见稿刚发布没多久,就有了效果:拟进入保险业的“金杯电工”公告称,公司决定,“终止参与九安人寿、九信人寿的发起设立事宜”。
掐住源头,立竿见影。
背景
为什么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发布新规?
大背景当然是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精神。在学习传达精神时,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就表示,要坚持“监管姓监”的正确定位,进一步突出监管职责,彻底厘清监管与发展的关系,彻底摒弃本位主义和“父爱主义”的错误观念,“决不能以任何理由放松监管、懈怠监管”。
回顾项俊波从入主到落马的数年间,我国新增的保险类公司200多家;2016年,保险业资产总量15.12万亿元,较2011年的6.01万亿元,5年增长250%。项俊波也说,自己是“中国最大的保险推销员”。
其中的核心理路,是增强保险公司的经营自主权,在市场准入、产品定价、投资渠道、互联网金融等方面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这也就意味着把风险责任交给了市场主体。
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呢?
一方面,资本不断进入保险业进行廉价融资。由于缺少有效制衡,保险公司成为了某些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提款机,主要手法就是售卖高现价的理财型保险产品,迅速获取巨量资金;另一方面,在分业监管模式下,金融各行业主管部门既有监管之责,也有发展的任务,而过去数年,发展无疑是首要目标,这才有了这场空前规模的保险市场大爆炸。
无论是爆发于2015年的“万宝之争”,还是恒大人寿在A股的短线爆炒获利,包括恒大人寿、前海人寿、安邦保险、富德生命人寿、阳光保险、国华人寿、华夏人寿等在内的七大保险系资金,早就成为搅动各方神经的资本力量。“长线短投”“高抛低吸”“快进快出”等行为背后,是“万能险”等保费主力快速增加后带来的资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