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刘志兵:“两论”的写作背景、历史贡献和现实意义

2017-09-22 11:37:46   宣讲家网

结语(26段):对认识运动的总规律进行了概括。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2.《矛盾论》的主要内容

《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系统地阐述对立统一规律的哲学专著,有一个引言、六个部分和一个结论。引言说明研究事物的矛盾法则的重要性以及不得不涉及的广泛问题。然后,分六个部分全面系统地论述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原理,最后有一个结论。

第一部分,两种宇宙观。从宇宙观的高度,发挥了列宁关于两种发展观(宇宙观)的思想,不仅指出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是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而且指出形而上学是简单地从事物外部去找发展的原因,否认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事物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说。书中阐明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第二部分,矛盾的普遍性。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指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第三部分,矛盾的特殊性。这是本文的一个重点,从5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矛盾特殊性的理论,明确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并提出了“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的论断。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人类的认识是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

第四部分,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认为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客观依据,规定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方面的定义,说明了找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方面的方法论意义,并论述了矛盾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根据和条件。

上一页9/21下一页
分享到:
0 0

为您推荐

加载更多>>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Sorry for the inconvenience.
Please report this message and include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to us.
Thank you very much!

URL: http://3g.china.com:8080/act/news/13000776/20170922/31502838_9.html
Server: cms-9-53
Date: 2025/02/07 19:45:48

Powered by China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