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目标是智慧型“大脑”
业内人士表示,各银行纷纷进行网点智能化转型受到多方面因素推动。从银行内部发展策略来看,银行网点智能化的出发点有三:一是降低成本;二是提高效率;三是改善客户体验。网点作为银行最“昂贵”的渠道资源,能否实现有效回报将决定银行的整体绩效水平。此外,网点租金和人工成本上涨,硬件维护和设备更新成本也在竞争的压力下大幅度“被动”上升,如何提升网点渠道整体投资回报率以及网点的经营效率已成为各家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问题。
“智能化转型升级的终极目标是建设真正的智慧型‘大脑’。”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现阶段,商业银行推进智能化转型升级可考虑如下三方面策略:一是网点智能化建设应‘扬长避短’;二是流程优化,并将智能知识嵌入并应用在流程中;三是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
董希淼强调,网点智能化考虑的重点应该是“线上线下”的融合,在对网点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的同时,也应进行更精准的客户定位和分层。
不过,多位业内专家表示,尽管国内不少银行都在进行网点智能化改造,但就整体而言,国内银行网点还处于转型的初级阶段,一些银行对智能化投资缺乏合理的规划,多少有些“为了智能化而智能化”的意味。因此,专家强调,智能化投资一定要考虑自身客户的结构和业务定位,避免盲目跟风。
此外,需要关注的是,作为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安全保障始终是银行发展业务的底线,即便在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当下,一部分业务仍需客户亲自到银行网点办理,例如对于首次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而进行风险评估的客户,银行依然坚持着“亲见亲签”的规定。“这一点不会改变,银行自营理财第一次的风险评估必须要在线下进行,之后的评估可以在线上进行。”光大银行总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杨兵兵说。
网点服务需有新内涵
值得关注的是,银行营业网点的转型并不等同于简单的网点裁撤,专家表示,网点转型应落脚于优化布局与合理配置,不断降低运营成本,同时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一方面,促进网点智能化和轻型化;另一方面,加强网点人员结构转型,促进操作类人员向营销类人员转型,减少柜员的数量,增加营销人员或建设营销团队。
德勤的一份分析报告称,未来,中国银行业网点渠道发展趋势之一是围绕目标客户需求构建特色“泛金融”服务功能。换言之,即银行网点应更加注重客群需求,吸引客户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