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田间地头的科研队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近年来,西农大的新品种、新技术累计推广面积超过3亿亩,新增经济效益500多亿元。”西农大党委书记李兴旺说。
青春热情,扎根在泥土里
大学生当农业创客,在土壤里捞金?在农科城,这事不稀奇。
读书期间,西农大博士生姜义亮就下决心“不找工作”了。去年夏天,他与3位博士、博士后创办了锦华生态技术有限公司,4位“85后”高知“摇身一变”成了“土壤医生”。
“不少地方环境问题突出,对土壤修复和改良需求激增。我们都是学土壤专业的,这不正是‘用武之地’吗?”在刚满“周岁”的公司里,姜义亮对取回的“问题土壤”样品完成检测,即将开出“药方”。
年轻、高学历、一腔热情。在杨凌,像姜义亮这样的“农桑创客”并不少见。
“用LED补光、用二氧化碳施肥,能维持大棚中的良好环境,实现‘南果北种’。”在西农大创业园,刚刚硕士毕业的蔡仕彪聊起业务头头是道。
为使自己看上去更成熟,蔡仕彪时常正装在身,可因常在田间,脚上的老式皮鞋经常蒙着一层尘土。不久前,他的团队在宁夏中卫一处种植基地推广节水灌溉设施,让沙地里长出了葡萄树。
杨凌示范区创新创业园负责人崔汉涛说,杨凌80%的青年创客从事农业,聚集效应正在形成。已孵化出的240多家大学生创业企业中,近半数是由外地慕名而来的大学生创办的。
农业现代化,不止养活中国
中国农业企业同国外同行合作,甚至把园区建在海外。在杨凌,这样“洋范儿”十足的公司已愈发平常。
陕西乐达草业公司风风火火的女董事长邵革,每年近一半时间都在国外忙碌。在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公司建起一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种植2万亩牧草。
“我们给老百姓提供种子,公司负责收购和销售。既为当地创造就业和税收,还可将牧草销往中国市场。”邵革说。
杨凌示范区国际合作局副局长马静说,近年来,杨凌先后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开合作,启动建设了中美等8个国际农业合作园区。“在阿拉木图的中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中国育种专家研制的冬小麦5号品种适应了干旱半干旱气候,亩产比当地品种高出82.28%。”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杨凌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国际范儿”也越来越足。
哈萨克斯坦青年学者玛拉提刚刚飞抵中国,他难掩兴奋,在朋友圈晒出录取通知书。作为中国政府丝绸之路奖学金获得者,他即将在西农大食品科学专业开始为期3年的博士生活。新学年和他一同入学的还有64名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留学生。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郭社荣说,站在新的起点上,杨凌将加快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贡献更多“杨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