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此前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从中长期来看,PPI和CPI涨跌的趋势是一致的。上半年两者走势分化主要是受去年基数的影响。而且两者同比升降的支撑因素不同——PPI升降主要是煤炭、有色、钢铁、石化价格变动带来的;CPI升降则更多是春节提前导致食品价格大幅涨跌带来的。所以PPI和CPI并没有明显的传递关系。”
不过8月份的CPI和PPI同比增速终结了此前“你降我升、你升我降”的背离,实现了步调一致,两者同比和环比涨幅均在8月扩大。
在工业生产者主要行业出厂价格中,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价格涨幅扩大。7月时,食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出厂价格同比增速分别是1.3%和负0.4%,而到了8月份,上述两指标分别升至1.4%和正0.2%。这意味着,PPI中的食品制造业价格有可能影响CPI中的食品价格。
不过,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称,非食品价格的上涨并不是受到PPI上行传导的影响,目前来看,PPI同比向CPI的传导并没有发生,未来随着CPI高基数因素的出现,8月CPI同比1.8%可能是全年高点,之后会逐渐回落。
虽说PPI向CPI的传递暂未显露,但在工业品内部涨价的传递现象则较为明显。除了上游原材料价格之外,部分中下游行业价格也开始上涨。
新华社记者采访发现,仅8月份,全国大部分纸厂进行了3至4次提价,包括瓦楞纸、白板纸、生活纸、新闻纸、铜版纸在内的原纸,每吨上涨300至900元不等。其中用来做纸箱的瓦楞纸和白板纸价格涨幅最大。
国家统计局也称,在调查的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0个行业产品价格环比上涨,比上月增加10个。
影响:通胀未明显抬头 暂不影响宏观政策
尽管8月PPI和CPI涨幅双双扩大,不过市场机构对此表现平静,基本没有出现通胀继续增加的预期。
中国银行总行战略发展部高级研究员周景彤分析,物价总体上涨,相对收窄了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空间,也将对宏观经济稳定产生一定的压力,但由于短期物价涨幅扩大有限,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宏观经济政策方向和节奏。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展望未来,供求缺口将在很长一段时间维持,原因在于银行对“两高一剩”行业限贷、环保督查、供给侧去产能。这意味着中上游工业品价格和企业盈利水平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保持高位。
不过,任泽平也表示:“考虑到基数效应,PPI同比增速预计后期会震荡走低,年末PPI同比增速可能回落至3.5%左右,但大幅高于此前市场预期;考虑到猪周期在底部、上游向中下游成本传导、欧美经济复苏外需向好,四季度CPI虽难以挑战通胀,但可能略高于市场预期。”
本轮涨价,受供给端产能收缩影响明显。不过,随着价格上升,企业生产意愿复苏同样明显。供应增加将是价格整体稳定的基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7月钢材产量同比增速2.7%,是今年1~2月之后的新高点,7月发电量同比增长8.6%,创下今年来的最高增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立群认为,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也表明,在国内外市场需求总体趋向平稳、而去产能等工作持续深入的背景下,企业的发展空间不断增大,未来PPI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现在整个生产资料的供给能力很大。只要市场的价格信号有一些刺激,相关生产增加的潜力比较大。”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表示,PPI在今年后几个月涨幅小幅回落是大概率事件,整体而言,目前不存在明显通胀压力,不会对货币政策等宏观政策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