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不少公募基金公司都针对2017年的打新基金最佳规模做过研究。华南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我们公司认为5亿至6亿规模最好。”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相关负责人也透露,打新基金的规模控制在6亿左右、不要超过12亿,更有利于资金使用。
收益下降产品分化
打新基金还有销路吗?
“机构客户依然喜欢打新基金,既然市场有需求,打新基金便不会消失。”北京一家基金公司渠道部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对于银行、保险等资金来说,收益率高只是‘锦上添花’,最重要的是风险要低。”
当下,打新基金的风险很低,收益依然稳定可期,对机构投资者仍有相当的吸引力。上述基金公司人士进一步指出,大部分打新基金都是据机构客户要求定制的产品,从外在形式来看,以偏债型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为主,规模在6亿左右,户数刚刚达到成立标准,也很少开放申购。
机构需求也并不稳定。2017年4月,银行委外资金大批赎回,打新基金中的机构资金被撤走,打新基金告急。
“当时不少打新基金净值暴涨,就是因为机构客户大额赎回产生的赎回费计入了基金资产。”北京一家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告诉记者。
那么,一旦机构资金撤出,这些为其“量身定制”的打新基金该怎么办?
“有多种处理方式。”上述市场部人士表示:“如有新的资金进来,基金会根据新客户的要求对产品进行调整。又如把产品转型为债券增强型产品。如果实在没办法,也只能任其沦为空壳基金,等规模低于合同约定条件的时候清盘。”
实际上,不仅是资金撤出,如果遭遇IPO暂停、长期无新可打,熬不过“歉收”的“旱期”,打新基金也会面临清盘。2015年11月被清盘的建信鑫裕回报基金堪称打新基金史上最惨的选手之一。这只产品成立于2015年7月2日,时值A股股灾,7月4日,证监会公布IPO暂停的公告。一成立便无新可打,仅仅4个月,建信鑫裕就从7.33亿元的起始规模缩水至三季度末的0.02亿元,只得宣告清盘。
业内人士提醒中小投资者,打新基金的风险偏低,对其收益不宜抱过高期望,如果想选择打新基金,需挑选规模适中的产品。此外,要注意打新基金的巨额赎回,这不仅会带来净值的大幅波动,更严重的是如果没有新资金及时救场,产品可能沦为“迷你”基金,面临清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