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举的例子基本都是几大重点产业全面合作的模式,从云平台的建设到服务当地行业客户,再到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华为提供了技术、服务、品牌等多方面的资源和帮助,展现了一个云计算“多面手”的综合实力。但在有些情况下,云计算也可以先从一个点进行突破,将一种产业或应用或做到极致,再以重点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华为软件开发云就是一个典型。华为软件开发云已经陆续在大连、青岛落地。
大连在软件服务行业有诸多优势。它主要是外向型经济模式,软件外包开发实力强,但主要是定向的标准化软件产品开发,另外当地大量中小型软件和服务企业群在云转型的过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去年6月,大连市政府与华为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就共建软件云服务平台和推进大连城市智慧化建设达成共识。2016年12月22日,华为大连软件开发云正式向全球发布。目前,华为大连软件开发云公共服务平台拥有1100个开发项目、300多家客户,客户涵盖了软件企业、制造业企业、培训机构和高等院校,重点打造的“四朵云”——工业仿真云、医疗健康云、车联网云和跨境电商云,已经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果。这对于打造大连软件开发云生态,聚合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提升大连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竞争力,推动软件和信息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继大连之后,今年3月22日,华为软件开发云落地青岛。在发布会的现场,华为与中国石油大学等两所高校、4家企业签约,青岛高新区与英特仿真等4家战略合作伙伴与华为签署合作备忘录。华为软件开发云为实现从“软件制造”走向“软件创造”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华为通过不断开放自己的技术和能力,成熟一批应用一批、推广一批,先是云计算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然后是数据中心建设与运维,现在又是软件开发能力,持续拓宽与政府、企业的合作面,覆盖更多的行业和领域,将自身的能力与客户的需求紧密结合,既凸显了自己的优势,又帮助用户实现了差异化的发展,一举多得。
总结来说,华为在与城市对接的过程中,主要在两个方面展现了自己的独特价值:第一,为城市提供云服务,助力城市实现“强政、惠民、兴业”的目标,并且为“双创”提供全面而坚实的支撑;第二,以云服务为核心和带动,促进当地产业的转型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云生态环境,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输出源源不断的云动力,助力城市实现跨越发展。
云聚产业 数赢未来
未来,华为将逐步通过高速、安全的网络将云服务资源联接起来,服务政企客户全国业务部署的需求,比如:全国视频大联网、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国家气象大数据服务等。华为希望携手生态合作伙伴,基于这一个全国云服务平台,共同推动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在城市的落地和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构筑开放共赢的“城市产业生态圈”,实现“云聚产业,数赢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