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西部的的贵州想借助大数据这一契机,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振地方经济,通过几年的发展,确实取得了快速的进展,而且摸索出了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大数据发展之路。笔者在撰写此文的时候,一年一度的数博会正在贵阳举办,吸引了超过300家企业、2万人参会。贵州的成功经验可以完全照搬吗?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上海如何在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方面做出自己的差异呢?
上海科学院科技处副处长、上海大数据联盟常务副秘书长吴俊伟曾对记者表示,每个地方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不同,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当然也不能千篇一律,不能都上马大数据交易中心,也不能都搞全行业大数据,而是应该与当地的优势产业相结合,充分发挥行业聚集优势,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个例子说明,虽然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可以总结出一些普适的经验和规律,但成功实施的关键还是一定要将通用的规律与城市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色相结合,走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
上文已经多次提及,华为与国内多个城市合作,构建了一张覆盖全国的云服务大网,这其中的每一个城市都是华为在云服务领域发展的一面旗帜,见证了华为逐步走向成熟并与产业紧密结合的过程,每一个城市的云计算产业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试图从厂商与城市合作的角度,梳理出一些规律和思路,希望为更多有意涉足云产业的城市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与华为合作的城市名单有:大连、青岛、克拉玛依、宿州、襄阳、玉溪、乌兰察布、云浮、泸州、济宁等,这些城市各具特色,或自然资源丰富,或地理位置重要,或拥有特色产业,比如石油、农业、制造业、酒业、旅游业、软件开发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如火如荼,对新兴技术敏感且接受速度快是这些率先与华为进行合作的城市的共同特征。政府的支持、灵活的策略、强大的执行力,让这些城市云产业的落地比一线大城市更快、更有效。
云计算落地必须与城市当地的特色相结合。克拉玛依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城市,自2011年与华为合作以来,华为已为上百家市直单位提供云计算服务,建设了电子政务、智能交通、公安视频等九朵云,提升了政府信息化水平和公共服务效率,并将克拉玛依市打造成了全疆的数据存储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应用服务中心,吸引全疆首个高通量基因检测实验室落户,为一批智慧商务物流企业提供云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