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实看,当下还有不少人依赖现金支付。对于中老年人和农村地区,现金支付还将是重要的支付方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现金支付和非现金支付仍将长期并存。”董希淼撰文指出。
给消费者选择权
事实上,对于非现金支付,监管层其实是持鼓励态度的。1988年出台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开户单位和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采取转账方式进行结算,减少使用现金”。
这是因为现金支付不通过第三方,往往难以追踪资金流向,大额现金交易更容易滋生灰色交易、非法交易、洗钱等违法犯罪行为。
而“无现金社会”所引发的争议在于,应该将选择权交给消费者。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如果商家保留现金支付通道,但在现实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使用的是移动支付手段,监管层是乐见其成的。但是如果一刀切不接受现金支付了,“那么会引发很多想象”。
薛洪言认为,对于小额零星交易,现金则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最大的优点便是高度灵活性和场景普适性,不需要依赖第三方设备和网络,可随时随地用于交易,适用于一切群体和几乎一切小额场景。
董希淼也指出,在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多种支付结算方式将继续共同存在。因此,在非现金支付体系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肯定非现金支付的意义;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公众支付结算习惯,由公众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支付结算方式。
谁的“无现金社会”?
其实,在国外,“无现金社会”的提法早已有之。
最近的案例来自印度。2016年11月,印度政府宣布“废钞令”。当时,印度总理莫迪突然宣布,500卢比和1000卢比面值的钞票不再是合法货币,并称此举是为了打击印度猖獗的黑色经济。
而在北欧地区,“无现金社会”的脚步越来越近。根据瑞典央行的数据,2016年瑞典现金交易只占所有交易的2%,该行预测,预计到2020年这个数字会进一步下跌至0.5%。丹麦央行更是从2014年开始决定停止印刷纸币,取而代之的是电子支付。
“欧洲和亚洲监管部门对‘无现金’的态度不同,欧洲政府的干预更少,如果消费者有这样的需求,那么可以顺其自然过渡到非现金支付。在亚洲,比如印度政府的干预会更多。”全球支付解决方案提供商Ingenico ePayments亚太区总经理尼克·塔布(Nick Tubb)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