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央第6次西藏工作会议提出,每年选派800名教师进藏支教;2015年12月,有关部门印发了《“组团式”教育援藏人才工作实施方案》;2016年秋季开学,首批800位援藏教师和管理人员如期到岗。
800人,平均年龄40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
他们各有各的情况:傅欣离开上海时,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妻子一个人要照顾三个家庭,“但责任在前,年轻人必须顶上”;决定援藏时,邹四雄的孩子刚上初三,“正是关键时候,我是一万个舍不得”;熊爱国则可以放心地离开北京,是因为“妻子支持我的家国梦”;而对陈佐如来说,“西藏,就是我的诗和远方”。
尽管有各种现实的困难,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说:走,到西藏去。
“他们来了,他们到底能干什么?”西藏当地的干部群众禁不住嘀咕。
而不久之后,疑问、疑虑、疑惑就变成了洁白的哈达、热情的锅庄、香酥的牦牛肉和可口的酥油茶。
藏族同胞们用自己的行动,让远方来的朋友,不想家。
初上高原
2016年9月初,在距离山南市40多公里的扎囊县,山南三高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批430名学生。崭新的教学楼、食堂、宿舍、操场,钟秋明和邹四雄站在学校大门口,看着闹哄哄的学生和家长,内心百感交集。
时间提到5个月前。2016年4月初,湖南省教育厅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钟秋明已确认担任湖南第八批援藏工作队教育组组长,同时兼任山南市教体局副局长,钟秋明和邹四雄等5名管理干部提前进藏。
“上级安排我们是来考察情况、部署工作的。来了之后发现,当时山南三高的地面上还有渣土机、打桩机和工人,到处叮叮当当响成一片,学校还未完全建成!”钟秋明有点蒙,怎么招生,从哪里找老师,怎么安排课程,学校生活该是什么样,援助该从哪里开始?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而距山南市300公里的“太阳之城”日喀则,则迎来了5000公里外的上海朋友。
不同于山南三高的“平地起高楼”,日喀则上海实验学校是由上海市在2004年援建的一所囊括了小初高三个学段的学校。
“学校建校早,师资力量雄厚,设备设施齐全,教学质量高,本身就是一所很好的学校。”援建学校的优质,让来自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副校长傅欣有点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