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转战三四线城市
面对行业环境的剧烈变动,共享单车企业也正在谋求新的空间。
目前,共享单车行业两大龙头公司摩拜和ofo的战场早已从国内烧到了国外。目前摩拜、ofo、小蓝单车、小白单车等共享单车企业都在积极开辟国际市场,“战火”已烧到英国、日本、新加坡。
而中小共享单车企业,也在探索着新的生存模式。
借着大力推广电子围栏,小鸣单车将战线从一二线城市转移到了三四五线城市。
“在上海、广州等共享单车竞争激烈的城市,我们要求用户必须将车辆停在指定区域内,用户会立刻选择别的共享单车品牌。而在中小城市,政府更倾向于只跟一家共享单车企业合作,这样更便于其管理。”陈宇莹介绍,在这样独家合作的情况下,避免了恶性竞争,小鸣单车才能良性发展。
陈宇莹表示,6月初,小鸣单车在福建的漳州龙海推出了电子围栏项目,前期投放5000辆。车辆必须在特定的范围内骑行,并在指定的区域停放,不按规则停放将被收取一定的费用,“我们做到了每天94%的用户准确停放率,运营3个月只有一辆车辆丢失。”
此后,小鸣单车将这一模式复制到了湖南株洲,按照陈宇莹的计划,到今年底,小鸣单车将退出上海、杭州、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进入50个三四五线城市,预计投放量将达到50万辆。
而从一开始就主攻二三城市的哈罗单车,目前宣称其总投放量已经超过300万辆,进驻全国100多个二三线城市。
哈罗单车联合创始人、COO韩美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避开了一线城市的惨烈竞争,加上低成本、高效率的精细化运营,实现盈利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韩美表示,全国市场这么大,存在两到三家共享单车企业,完全没问题,共享单车行业竞争进入下半场,运营最终还是回归商业本质,企业要有自己造血的功能。没有这个功能,发展难以延续。
韩美透露,在哈罗单车的规划中,共享单车出行是一个入口级产品,覆盖人群最广泛,在此之上可嫁接其他服务。“共享单车只是赛道之一,哈罗单车后续将在科技出行领域有更多动作。”